“自贸区发展新格局——全球视野与福建跨越”主题论坛暨“上海自贸区经验复制推广路径与福建自贸区建设战略选择”闭门圆桌会议成功举办
2015年2月10日,厦门市委组织部、复旦大学上海自贸区综合研究院、厦门金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主办,复旦—金圆两岸金融研究中心、厦门国际金融管理学院、上海自贸区建设社科创新研究基地联合承办的“自贸区发展新格局——全球视野与福建跨越”主题论坛暨“上海自贸区经验复制推广路径与福建自贸区建设战略选择”闭门圆桌会议成功举办。政府领导、专家学者、业界精英近500人参加了上午在厦门国际会议中心的“自贸区发展新格局——全球视野与福建跨越”主题论坛和下午在厦门金融中心举办的“上海自贸区经验复制推广路径与福建自贸园区建设战略选择”闭门圆桌会议,会场均座无虚席,现场反映热烈。本次论坛举办正处福建及厦门自贸片区即将挂牌之即,为学习借鉴上海自贸区的成功经验,积极支持福建自贸试验区及厦门片区建设,各界精英共聚一堂,共同探讨和分享交流自贸区政策的制定、自贸区先行先试的经验及推行中遇到的难题等关键问题。由复旦-金圆两岸金融研究中心承担的十余万字课题报告《上海自贸区经验复制推广路径与福建自贸区建设战略选择》也在会议发布。
论坛现场座无虚席
出席本次论坛的各界嘉宾包括厦门市委常委、统战部部长黄菱,上海市政府参事室主任、上海WTO事务咨询中心总裁王新奎,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对外经济研究部第二研究室主任、研究员许宏强,中国工商银行上海自贸区分行行长周宏,厦门市委、市政府各部门、各区、大型国企主要领导,复旦大学文科科研处处长陈玉刚教授、复旦大学经济学院教授、长江学者、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上海市社会科学创新研究基地暨上海发展战略研究所工作室主任袁志刚,复旦大学法学院教授、自贸区法研究中心主任龚柏华,复旦大学上海自贸区综合研究院执行秘书长尹晨,复旦大学上海自贸区综合研究院副秘书长李志青,复旦大学经济学院院长助理,复旦-金圆两岸金融研究中心副主任卢华等政界、业界精英和专家学者。
上午论坛正式开幕,厦门市委常委、统战部部长黄菱致开幕辞,指出建设自贸试验区是厦门的重大机遇,意义堪比当年在厦门设立经济特区,厦门要当好排头兵,做好示范;上海的自贸试验区自设立以来,已经取得了丰硕成果和成功经验,其实际经验对福建和厦门建设自贸试验区区有着非常重要的借鉴意义。
随后王新奎、袁志刚、许宏强、周宏等4位演讲嘉宾根据他们亲身参与上海自贸区建设与研究的体会,结合福建及厦门的实际,从探索负面清单管理、深化贸易监管制度创新、深化金融制度创新和政府管理方式创新等多方面提出了意见建议,共同为福建及厦门自贸区发展建言献策,共议福建自贸试验区跨越式发展。
王新奎:自贸试验区要打通两条通道
自贸区是开放促改革的产物。在经济全球化新趋势下,必须进行改革,同时还需要树立新的开放观,即以开放促进改革,而且是开放倒逼改革。上海自贸试验区就是作为以开放促改革的压力测试平台而应运而生。这个自贸试验区的概念与过去传统的自由贸易园区的概念有所不同,它是一个改革开放的试验区。
自贸区要打通两条通道。一条是投资通道,中国积累了巨额外汇储备,唯一办法投到发达国家,而且投到发达国家研发与创新新兴产业去,这条通道必须打通。第二条通道是服务开放,必须让发达国家产业调整以后,让它的高端服务业过来,这么一去一来,两大板块之间平衡了,这是全球价值链变化,或者说再平衡必然的要求。
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自贸区的建设目标是营造一个国际化、市场化、法制化、公平、统一高效的营商环境。过去评价特殊监管区可行不可行,看有多少项目。现在要转变思路,不是再搞碎片化,跑马圈地,而是要求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以此来吸引项目。因此,一是政府职能要转变,以事先审批为主转向事中事后监管,这体现了营商环境最核心的目标――公平;二是实行外商投资公平待遇和负面清单模式管理,目标是公平透明,它是开放的必要条件;三是便利,推进金融和海关监管制度创新,提高贸易和投资便利化的程度,它是开放的充分条件。
自贸区的改革要求。一是把制度创新作为核心,拒绝跑马圈地;二是可复制可推广,拒绝特殊和优惠政策,不搞政策洼地;三是把握进度,做到全过程风险可控,成熟一项推广一项,具体措施必须稳健。
袁志刚:两岸区域性金融中心十分重要
国家亟需推进金融改革及人民币国际化,自贸区建设作用关键。为破除服务贸易限制,促进投资领域开放,有效服务离岸、转口贸易,促进人民币国际化,自贸区必须加快金融改革,形成倒逼格局,以进一步对外开放倒逼国内金融改革。
支持一带一路建设。自贸区建设与一带一路建设紧密联系。福建及厦门是国家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核心区域,自贸区建设必须高位统筹考虑,在加强与海丝沿线国家的互联互通,扩大彼此之间的投资贸易方面,大有可为。
福建及厦门自贸区发展要与其他自贸区发展形成联动体系。以制度创新为核心,以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经验为要求,是四地自贸区的共同使命。新设的自贸区既是上海自贸区复制和推广的成果,又将在新一轮的实践中形成又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福建及厦门自贸区建设要注重快速学习借鉴吸收上海、广东、天津的创新做法,边复制、边推广、边创新。
许宏强:企业可节约成本提高竞争力
海关在自贸区推出23项监管创新措施。2015年2月初,国务院印发《关于推广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可复制改革试点经验的通知》,明确在全国范围内复制推广的改革事项28项。其中,在全国其他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复制推广的改革事项6项(包括期货保税交割海关监管制度、境内外维修海关监管制度、融资租赁海关监管制度等3项海关监管制度创新,以及进口货物预检验、分线监督管理制度、动植物及其产品检疫审批负面清单管理等3项检验检疫制度创新)。除此6项措施外,海关在上海自贸区先后出台实施了23项改革措施,涉及通关便利化、保税监管、企业改革、税收征管、功能拓展等领域,形成了一套覆盖通关各环节,便利、高效、安全的海关监管制度。目前,上海自贸区进出口通关时间与区外相比,节省三至四成,改革成效明显。
负面清单管理创新。负面清单是自贸区管理体制改革的关键点。负面清单的内容包括中国在自贸区内暂时无法开放的领域。负面清单内投资按原有办法管理,清单外按内外资一律的原则。在发布“负面清单”之前,对外商投资的管理主要依据是《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指导目录分条列出了对外资的鼓励类、限制类和禁止类行业。2013版的负面清单与之相比,采用了列表的方式,并把鼓励类去掉了。根据统计,2013版负面清单共涵盖18个门类、1069个小类,并编制特别管理措施共计190项。这个被称为“迈出第一步”的尝试在发布后得到了鼓励,也受到了批评。批评主要集中于几点:一是负面清单几乎是《指导目录》的翻版,甚至有些本来在《指导目录》中没有被禁止的内容也被列入了负面清单;二是负面清单仍是禁止条款少,限制条款多,给管理部门留下了解释空间,而这并非负面清单管理模式的初衷;另外就是外界对负面清单的开放程度不满意,认为负面清单“过长”。
2014版负面清单,在经过修订“瘦身”后,特别管理措施由原先的190条调整为139条,减少51条,调整率达26.8%,其中实质性取消了14条管理措施,放宽了19条管理措施,进一步开放的比率为17.4%。根据上海自贸区的表述,2014版负面清单的修订一是按照国际规则和国际惯例,表达得更加国际化,更加清晰,更加透明;二是要与服务业的开放有机地结合,保持一致性;三是开放度上有一定体现,但是会把握一定的幅度。
福建及厦门自贸区建设要突出对台及海丝战略优势。广东、天津、福建等三个自贸试验区,将以上海自贸试验区试点内容为主体,结合地方特点,充实新的试点内容。例如,广东自贸试验区注重的内容包括与港澳经济一体化、服务贸易一体化、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升级版以及加工贸易的转型升级;天津自贸试验区注重京津冀协同发展、租赁、大型机械制造等问题;而福建自贸试验区要注重与台湾的融合发展问题,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节点等内容,深化两岸经贸合作,扩大与海丝沿线国家的投资贸易往来。
周宏:利用境外资源降低融资成本
利用境外资源降低企业融资成本。目前,而对于自贸区内企业来说,企业最大的需求就是如何从境外获得低价格的资金进行融资。在过去的一年半,自贸区推出了人民币跨境双向资金池、跨境人民币借款、跨境并购及跨境直投、自由贸易账户(FT账户)项下融资等金融服务创新,主要是依托境内外两个市场资源,降低融资成本,这对企业有很现实的意义。
关于试验区分账核算业务。分账核算业务是指上海市金融机构依据《中国人民银行关于金融支持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的意见》(银发〔2013〕244号,以下简称《意见》)设立分账核算单元,并通过自由贸易账户为区内主体提供《意见》第三部分的投融资创新等相关业务,以及按准入前国民待遇原则为境外机构提供的相关金融服务。分账核算业务创新的意义在于自贸区区内实体经济在现有账户体系之外,可以充分利用自由贸易账户体系内便捷地利用国际金融市场资源,根据自身需要统筹运用国内和国际两个金融市场。同时,分账核算单元可以利用自由贸易账户体系将国际金融市场与国内金融市场相隔离,避免国际金融市场波动对国内金融市场形成冲击。
闭门圆桌会议现场
当天下午来自厦门市象屿保税区管委会、海沧保税港区、市人大法制委、市发改委、市经信局、市商务局、市质量监督管理局总工程师、检验检疫局、市人总行、市银监局、市证监局、市保监局、中国银行厦门分行、市台办、市海关、厦门金圆投资集团等厦门自贸试验区相关主管部门的领导和上午的演讲嘉宾及复旦大学的专家学者出席了在厦门金融中心大厦举办的“上海自贸区经验复制推广路径与福建自贸园区建设战略选择”闭门会议,会议上专家各抒己见,总结上海自贸区可复制可推广的路径,探讨如何建设福建自贸试验区,并对复旦—金圆两岸金融研究中心的课题研究报告《上海自贸区经验复制推广路径与福建自贸园区建设战略选择研究报告》进行了讨论。闭门会议讨论热烈,凝聚了一线实践者和专家学者的共同智慧,为福建自贸试验区建设积极建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