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80年代末,随着我国学术研究的繁荣,原有的学术期刊已经不能满足学术发展的需要,有限的科研经费也难以出版学术专著,学术集刊应运而生。
一
集刊出现后,刊发了相当数量的论文,有些甚至成为学者的代表作。但是20世纪90年代以后,学术集刊开始处于尴尬的边缘化地位:由于它既不是学术期刊,也不属于学术专著,因此在大部分的高校和科研单位中,其分量无足轻重。只不过由于当时中国学术界还没有建立起完善的学术评价体系,因此,学术集刊虽然地位尴尬,但在学术集刊上发表的论文,基本上还能得到承认,至少可以算作工作量。然而,随着后来各类学术评价体系建立后,学术集刊的地位更加尴尬,甚至被很多高校和科研机构完全摒弃于学术评价体系之外。
学术集刊的这种地位显然与学术集刊对中国学术的贡献不相匹配,也影响了作者给集刊投稿的积极性,从而限制了学术集刊的进一步发展。这种状况已经引起学界的忧思。
但是近年来,在学术界的呼吁下,这种状况开始有所改变。2005年,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中心的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首次收录了33种学术集刊,在2008—2009年增至86种,2014—2015年更是达145种。近几年来,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又开始凭借其在学术界的影响力及其雄厚的学术编辑力量,整合了一大批基础好、学术影响力大的集刊,从而进一步扩大了这些集刊的影响,也有利于将这些集刊逐步纳入各类学术评价体系。
可见,学术集刊开始从边缘走向中心,这对进一步发挥学术集刊的作用无疑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
学术集刊对中国学术的发展作出了贡献,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引领学术前沿。学术集刊大都立足于学术界的前沿问题,很多都是当初新兴的分支学科,如《城市史研究》就与国内城市史学科相伴而生,是目前国内唯一的城市史研究学术刊物,为城市史的发展作出了很大贡献。2011年中国城市史研究会成立后,《城市史研究》成为该会会刊。
二是为学者特别是中青年学者提供了一个重要的学术平台,同时也减轻了学术期刊的压力。近二三十年来学术期刊的增长极其有限,而我们的学术队伍却不断壮大。在这种情况下,论文的发表越来越难,期刊的压力也逐渐增大,很多期刊都倾向于发表成名学者的论文,而学术集刊则为中青年学者提供了一个重要的学术平台。
三
学术期刊与学术集刊都是学者发表研究成果、进行学术交流的重要平台,在这点上,二者没有什么不同,但在具体的定位上,二者又有所区别,根据笔者的理解,有以下两点区别。
学术期刊基本上都是月刊、双月刊或季刊,而学术集刊大都是年刊或半年刊。学术期刊在年发表论文总量上远远多于学术集刊,这是期刊的优势,但学术期刊单期印张比学术集刊要少,文字容纳量小,这就决定了学术期刊不可能经常刊发篇幅过长的论文,偶尔有一篇两三万字的论文,其作者基本上是知名专家。而学术集刊是以书的形式出版,印张比期刊要多,文字容纳量要比期刊多,因此经常能发一些篇幅比较长的论文,有的两三万字,有的甚至更长。很多论题特别是涉及前沿性、比较宏观的或者争鸣性的学术论题,都需要较长的篇幅才能分析透彻,这种论题一般只适合在学术集刊上刊发。
学术集刊大都立足于交叉学科或前沿论题,而专业性的学术期刊大都立足于某一学科,如《历史研究》、《史学月刊》、《政治学研究》、《文学研究》等,综合性的期刊则大都以传统的学科来划分版面。近些年来,随着学术的发展和中西学术的不断交流,出现了很多新兴学科或分支学科,实际上,学术集刊就是顺应这种学术发展趋势而兴起的,这就决定了学术集刊的论题相对比较集中,因此更有针对性,也比较有特色,更利于研究方向相同、学术旨趣相近的同行之间的交流。
四
近几年来,随着一部分优秀的学术集刊逐渐被纳入CSSCI评价体系,学术集刊逐渐摆脱了尴尬的、边缘化的地位,但是在整个学术评价体系中,高校和科研机构重期刊、轻集刊的现象仍然比较严重。我们呼吁学术界改变这种状况。为此,需要从两个方面努力。
首先,争取将优秀的集刊纳入现有的学术评价体系。目前,CSSCI已经将集刊纳入其中。但是据笔者所知,其他几种评价体系尚未将集刊纳入,要想改变这种状况,使整个学术界特别是科研管理人员普遍认同学术集刊,应将其纳入各种评价体系之中。
其次,作为学术集刊的主办单位,特别是主编、编委会、编辑人员,必须坚持刊物的开放性,坚持开门办刊。目前,学术集刊的稿源还比较单一,很多地方都以本单位、本部门或者本学术团体为主,这就限制了集刊的可持续发展。因此,集刊界同仁必须努力改变这种现状,切忌将集刊变成自家的“自留地”。只有坚持集刊的开放性,广纳稿源,将集刊办成一个完全开放的、高层次的学术平台,才能真正获得学界的普遍认同。
(作者单位:天津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