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刚刚落下帷幕的首届中国医学科学发展论坛上,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信息研究所发布了“2014中国医院科技影响力排行榜”。榜单以全国846家三甲医院为评价对象,针对20个学科开展医院科技影响力评价,加上综合排行榜,一共产生了21个榜单。我校公卫中心在传染病学榜单中排名第三。评价结果充分肯定公卫中心的科研水平和科技能力,是对公卫人十年来在科研方面做出成绩的极大鼓舞。
四大原因获权威机构认可
据公卫中心科研副院长徐建青教授介绍,公卫中心此次能被各界权威机构认可,主要有四个原因。首先,非常重视科技投入。就拿常规的院级科研课题来说,投入都在每年80万元左右,课题配套和科技奖励经费也是逐年递增,2014年此项投入就超过了300万元,也就是说每年超过400万的经费用在科技投入上;如果遇到紧急情况,相关科研设施和设备的采购和添置也是给予倾斜照顾。其次,学科布局动足脑筋。无论是重大传染病学科布局还是新发与突发传染病布局,都有具体应对机制;而且通过这几年的发展,科研力量也从单一的病原鉴定拓展到病原学、免疫学等领域。其三,证明这些年引进人才的作用开始显现。从2005年首位青年PI到位,到目前13人的PI队伍,其中包括两位全职外籍PI,他们在各自领域都发挥了自身作用,使公卫中心科研水平一直保持在一个较高层面。再次,是广大兄弟科室配合与支持。前不久科研条线在应对埃博拉工作中,充分感受到各部门的大力支持。
对科研发展有深远指导意义
本次排名还让我们看到了自身学术产出和学术成果上有上升空间,提醒公卫中心在今后发展中要写出更具影响力的文章,培养更高层次的人才,在一定程度上也指明了学科建设的发展方向;科技的发展,必须要有抓手,今后需要打造高水平的平台,比如新发与突发传染病的干预治疗技术的研发平台、基因育种和保种的平台,这些都是公卫中心未来需要努力的地方。
排名奠定公卫中心应急地位
本次排名结果也说明公共卫生应急应以科技为主导,一旦出现新的传染病,能否对病原体迅速鉴定,是对公卫中心应急能力和科技实力的检验。从甲流收治,到H7N9的发现,再到埃博拉的防控,公卫中心的科技实力得到实战检验,更得到社会认可。一旦上海遇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公卫中心桥头堡的作用将不可替代。
据悉,此次医院科技影响力排行的数据均来自权威可靠的统计数据源,包括国内外权威数据库、政府部门统计资料以及医院网站等,所有数据极具说服力,避免“主观臆断”,客观充分的评价使得评价结果具备极高的科学性和准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