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日报:科技体制改革呈现五大亮点

作者:摄影: 视频: 来源:《光明日报》2015年1月8日发布时间:2015-01-16

2014年是我国科技体制改革的大年,在解决科技发展的资源配置、科技与经济结合、科技评价等制约方面取得重要进展和突破,涌现出5大亮点。

一是科研计划和经费管理改革力度空前。《关于改进加强中央财政科研项目和资金管理的若干意见》是2014年早春的重磅改革措施。文件直面经费管理中越位和缺位并存的问题和乱象,提出了我国科研经费管理改革的整体思路,在操作层面强调按照实际成本编制经费预算,取消困扰多年的人员费比例限制等。《关于深化中央财政科技计划管理改革的方案》预示我国科技计划体系即将迎来一次“大手术”,即大幅度重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等5大板块,政府管理仅限于宏观层面,微观层面交给专业机构。这有望解决政府在科研项目管理中政事不分、监管不力以及科研人员忙于多头申报项目、“跑部钱进”等一系列问题。

二是科技成果“三权”下放。《关于开展深化中央级事业单位科技成果使用、处置和收益管理改革试点的通知》将科研成果的使用、处置和收益权“三权”完全下放,是资产管理理念的重大突破。此前,科技成果的使用、处置需层层审批,单位收支两条线,成果处置收益上缴国库,一方面科技成果难以及时转化,另一方面单位和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得不到充分发挥。

三是院士称号回归学术和荣誉本位。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对院士制度进行重大改革,其一是取消了单位推荐渠道,使院士称号回归学术和荣誉本位,其二是增加全体院士终选投票机制和“劝退”规定,规避学术不端行为。

四是压缩评价评审时间。近年来,各类评价评审占用了科研人员大量宝贵时间,越是优秀的科学家被评价占用的时间越多。从2013年开始,中组部、科技部等9部门联合开展清理项目评价、人才评价、机构评价(简称“三评”)行动,试图归并、删减各类评价,并将评估时间集中在特定的时间段,如每年的第4、5、9、10月,使科研人员一年有大约8个月的“休渔期”,得以专心致研。目前已初步达成一致意见,各部门将按“三评”要求压缩评价时间。

五是中国科学院启动研究所分类改革。为落实习总书记“四个率先”要求,中科院启动“率先行动”计划,重点在现有研究所基础上组建创新研究院、卓越创新中心、大科学研究中心、特色研究所四类新型机构。改革有望打破研究所之间壁垒和院内院外栅栏,构建适应国家发展要求、有利于重大成果产出的现代科研院所治理体系。

总体而言,2014年在资源配置等若干方面的改革取得了重要进展和突破,当然,不少改革思路和举措还有待2015年及今后逐步落实。预计2015年会启动科技人才与人事制度改革,应该说,2014年的《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以及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方案,已经为科技人员流动和工资制度等的改革奠定了较好基础。需要特别指出的是,目前的改革主要还是问题导向,即试图采用清晰、实效的方式解决存在的问题。然而,鉴于科技发展和创新的复杂性和多样性,改革不仅要针对现实问题,也要考虑未来趋势。

(作者系中国科学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研究员)

制图:实习编辑:责任编辑:

相关文章

文化校历

新闻分类

推荐视频

图说复旦

新闻排行

周排行 月排行

  • 联系我们
    fudan_news@163.com
    021-656422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