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破除“科学谣言”的科学体系,使真科学的种子在社会上生根发芽,不断生长蔓延,“科学谣言”生存的土壤必会越来越少。
雾霾不散是因“核雾染”、吃一碗方便面要花32天解毒、高铁辐射严重致女性“不孕”、瓶装水暴晒后有毒不能喝……这些在网络上广为流传的说法,相信很多人都听过。但是,它们都位列联合辟谣平台、北京市科协、北京市科技记协日前发布的2014年十大“科学谣言”之中,也就是说,这些说法都是骗人的!
这些耸人听闻、披上“科学”外衣的谣言,涉及公众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或关注的事物,给许多人造成了极大困扰,也搞乱了人们对日常科学的认知。更大的问题是,“科学谣言”远不止“十大”之数,诸如“香蕉艾滋病”“注射西瓜”等“有根有据”的谣言,充斥于我们的生活之中,甚至一个谣言就能造成巨大经济损失,使相关产业从业者无辜“躺枪”。笔者以为,要破除“科学谣言”,需要动员全社会的强大力量进行打击。
“科学谣言”的可怕、可恶之处,在于其披着“科学”外衣。很多普通人科学素养不足,辨别能力有限,出于“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避害思维,甚少刨根问底,追问究竟。而公众的恐慌心理、从众心理和心理定势,正是“科学谣言”的传播温床,借助互联网强大的聚合、放大效应,“科学谣言”容易迅速爆炸性传播、病毒式感染。
根据“科学谣言”形成和传播扩散的特点,要对其进行抑制和消除,必须在社会上形成科学的对抗系统。具体来说,应当形成学校加强科学教育、公民提升科学素养、专家及时辟谣、法律适时跟进的“四位一体”科学体系。
谣言止于“教”。学校的科学教育是抵御“科学谣言”的基础。在网络上,“科学谣言”的传播者甚至制造者中,不乏学生的身影。这说明在当前的学校教育中,科学教育还有着较大的提升空间。学校抓好学生的科学教育,可以夯实社会抵御“科学谣言”的根基。在现实生活中,家长往往很信任孩子学到的知识,在科学方面愿意听取孩子的意见,当学生的科学素养得到提高时,学生家长的科学素养也能水涨船高,“小手拉大手”能起到特殊作用。
谣言止于“智”。公民科学素养是抵御“科学谣言”的根本。“科学谣言”之所以泛滥,根本原因在于公众缺乏科学素养,缺少“想一想”的科学观念、“问一问”的科学思维,结果被谣言轻易攻破心理防线。笔者建议,应当在全社会创造浓厚的科学氛围,特别是要利用公共传播媒介,以公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对生活中的常见科学问题进行传播,让公众逐步提高科学素养,凡事多问“为什么”,避免出现相信科学却被“科学谣言”所骗的尴尬。
谣言止于“专”。在“科学谣言”的传播中,有一个奇怪的现象:在谣言发端初期,很难看到相关的权威专家出来辟谣。一些专家对很多他们眼中的简单问题不屑于进行回应,不屑于和“科学谣言”交锋,害怕“掉价”。但是,在打击“科学谣言”的行动中,专家的及时跟进、勇于担当必不可少,对付“科学谣言”,就是要用真科学进行辟谣。事实上,这是专家与公众进行直接交流,塑造专家良好形象的契机,抓住这种为公众提供科普服务的机会,也有利于甩掉“砖家”的帽子。
谣言止于“责”。这里的“责”,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在网上活动的所有人,都应当具备基本的责任意识。一些“科学谣言”的产生,可能只是某位网友无聊时的一个恶作剧,但却可能造成巨大的危害和损失,网友在搞恶作剧之前,应当估量自己的行为可能造成的后果;而对于其他网民特别是所谓“大V”,对于类似的“生活中的科学”,至少应当明确其来源后再进行传播。另一方面,国家法律应当及时跟进,对造成重大损失的“科学谣言”制造者,及时依法依规进行处置,完成破除“科学谣言”的最后一道程序。
总之,“科学谣言”的产生、传播和危害的形成,有着复杂的社会、教育、心理等因素,根据这些因素,打造破除“科学谣言”的科学体系,使真科学的种子在社会上生根发芽,不断生长蔓延,“科学谣言”生存的土壤必会越来越少。(廖德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