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医学,医学家的摇篮

作者:张婷摄影: 视频: 来源:宣传部发布时间:2014-09-23

使学生在局部解剖学实验课上有更加贴近临床的实践体验。医学基础阶段的学习看似枯燥繁重,但对那些热爱医学,对医学的未知充满好奇和渴望的医学生来说,这里无疑是自由探索的快乐王国,经过几年的学习和锤炼,她会让一个懵懂的中学生蜕变成一位基础医学理论与实践俱佳的医学生。

复旦大学基础医学院以培养协同创新型医学领军人才为己任,始终坚持“领袖气质、国际视野、人文情怀、科研素养”的十六字育人方针。学院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各类学生社团的管理和建设中来,担任这些组织的管理者,通过自我组织和自我管理,逐步培养学生的全局观念、团队协作精神、组织协调能力和沟通表达能力。学院积极拓展与国际一流医科院校的交流与合作,为医学生们搭建国际学习交流平台。设立国际交流专项奖学金,鼓励学生申报各类国际交流项目。另一方面,通过邀请国外专家、知名学者来院讲学授课,让学生不出国门就能了解到医学发展的最新动态,拓展医学生的国际视野。医生面对的是病“人”,而不只是“病”,医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至关重要。在我院,除了有院士领衔开设的《人文医学导论》课程外,还有“医学导航计划”、“关爱成长计划”、“人文博雅计划”、“青年社团计划”等实践项目帮助医学生了解国情医情、明晰社会责任、培育人文情怀、树立人生理想。学生实践活动参与率达到100%。科研创新是医学发展的不竭动力,扎实的医学基础、深刻的洞察力、批判性的思维方式、严谨的科研态度、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是当代医学生应当具备的基本素养。学院对进入基础医学阶段学习的学生实施“全程导师制”,鼓励他们本科阶段就跟随导师进入实验室,参与导师的课题研究,提升科研素养。在导师的指导下,约三分之一的学生能申请到学校“莙政学者”、“望道学者”、“正谊学者”、“曦源项目”以及“盖茨基金”等各类科研基金的资助,独立开展项目研究;部分学生在本科期间就能在SCI、权威、核心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这种“导师—导师组活动—科创平台”的本科生科研素养培养框架使大部分医学生得到不同程度的科研训练。

医学是人类最为神圣的一门科学,源于神学近乎人学,虽然学医的过程很艰辛,但却一直都能吸引世界上杰出的头脑为之钻研。复旦大学基础医学院作为医学家培养的摇篮,在这里不仅走出了49位院士,而且毕业生遍及哈佛、斯坦福、约翰霍普金斯等世界知名学府及科研院所。面对医学科技日新月异的发展,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不仅是将协同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落在口头上、纸上,更多地是要落实在实际行动中,帮助学生在日益激烈的竞争格局中能更好地应对现代医学发展所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复旦大学基础医学院院长 汤其群)

制图:实习编辑:责任编辑:

相关文章

文化校历

新闻分类

推荐视频

图说复旦

新闻排行

周排行 月排行

  • 联系我们
    fudan_news@163.com
    021-656422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