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中华文明研究系列学术讲座第十一期举行 ——李怀印:近现代中国的叙事建构和国家转型

来源:复旦发展研究院发布时间:2014-06-25

近代中国的国家转型是影响中国未来国家道路选择的重要问题,2014年6月11日下午,复旦中华文明研究系列学术讲座第十一期举行,美国德克萨斯大学历史系教授李怀印先生,以“近现代中国的叙事建构和国家转型”为题,为复旦师生及校外听众作了精彩报告。中华文明研究中心主任金光耀教授主持了本场讲座。

讲座开始,李怀印教授针对国外“新清史”研究提出了6个重要问题,分别是:(1)清帝国为何扩张再扩张,后来又中止扩张,而后退缩;(2)与奥斯曼帝国相比,晚清中国为何能够避免肢解得以幸存;(3)民国政权为何能继承和保存清朝疆域;(4)民初军阀割据为何没有导致国家分裂,而能迅速走向政治统一;(5)为何国民党中国能在二次大战后期上升为盟国四强,并在战后收回失地;(6)为何共产党力量能够在内战中取胜,并完成从帝国到近代主权国家的过渡。李教授认为,这6个问题是理解近代中国国家转型需要回答的问题,对这些问题的探讨有助于重构我们对近代中国历史的认识。

研究近代中国的国家转型史是为当今中国往何处去,提供解决问题的视角和方法。李教授认为,应该从地缘政治、财政构造、政治认同这三个方面重新思考近代中国的国家转型问题。随后,李教授分别对地缘政治、财政构造、政治认同对近代中国国家转型的重要性进行了详细阐述。最后他强调了近代中国国家历史的连续性,认为从地缘政治、财政构造以及政治认同去理解近代中国的大变局,能够帮助我们解释中国为什么能从清帝国,经过中华民国,一直到今天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它的疆域没有发生多大的变化。

相关文章

文化校历

新闻分类

推荐视频

《此刻开场》:送给2025届毕业生...

<>

图说复旦

高考加油!相信,你是自己的光!

<>

新闻排行

周排行 月排行

  • 联系我们
    fudan_news@163.com
    021-656422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