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学院举行曦源计划中期答辩会

作者:朱一帆 来源: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发布时间:2013-12-02

2013年11月26日18时,2013年复旦大学信息学院曦源计划中期答辩会在恒隆物理楼138会议室举行。五名来自信院的经验丰富的教授就参与新一期曦源计划的七个项目与研究者们进行了具体而详细的讨论,答辩在热烈的学术研讨氛围中进行。

首先开始进行答辩的是来自光科学与工程系的刘同、王新文同学,他们研究的项目是“ZnO /TiO2纳米复合结构的制备以及在光伏领域的应用”。该项目基于太阳能聚合物电池工艺高速发展的背景,主要目的便是探索提高聚合物太阳能电池的效率的工艺方法。在前一阶段的实践中,两位同学就低温水浴下阳极氧化法以制备高度有序的TiO2纳米管阵列的过程等三个实验进程进行了一系列探究。在本次答辩中,两位同学就详尽的展示了他们的研究设备,初步成果,以及后续计划。通过一系列图表的展示,科学数据被详细的体现出来,各种变量的控制也体现了研究的缜密与二人的耐心。导师们对此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却也指出了实验的漏洞所在:目的性不强,实验中心不集中,产生了一定的干扰。导师提醒他们,实验时要有一个完整的总体构想,引起了两位的深思。

接下来微电子学院的张晨同学简要阐述了他“基于电路模拟发的开关拓补同构判定”项目的初步构想。张晨同学敢于对先前的失误作出自我批评,敢于否定之前的构想,体现了他较为严谨的研究精神。在答辩中,他阐述了目前自己设计的算法的原理,也毫不掩饰自己的算法模型过于理想化,实用性较少的缺陷。可惜张同学的实验仍有不足,导师们在与他的激烈争论中诚恳地指出了该研究项目针对性过强(仅针对开关电路)、理论与应用界限不明等不足。导师们指出,一个算法,首先要有充分的理论依据,其次更要在大量实践模型中获得检验,光凭自己的假定与猜测是无法完全获得真知的。所有研究者都要将此牢记于心。

刘久诚、赵开的“光伏微型逆变器HPWM的调制方法研究”项目,是为解决太阳能系统面对的最大挑战之一,就是透过逆变器来提升系统的整体性能的问题而展开的。 两位同学的研究大量引入逻辑电路的专业知识,通过一系列完备的数据与图表,全面展示了他们的理论依据、研究中遇到的困难与解决方案。其对问题逐个阐释,以及详尽的列出参考书目的做法展现了其专业的研究素质。而对导师提出的仅用模拟计算,实际实验尚不充分的问题,二人通过严密论证,认为实际影响因素下产生的变化不大,该论点有待考证。

电光源系刘享洋同学的“激光液相制备钠晶硅发光的研究”项目专注于硅的利用,不过与传统不同,刘享洋在阅读大量资料后,以钠晶硅替代了单晶硅进行发光研究。在此过程中,刘同学仔细分析了钠晶硅的发光机理,将试验结果与文献结论又进行了仔细比对,观察到了文献中提到的蓝移现象,从而支持了“发光机理来自于量子限制效应”的理论。刘享洋提出了他的未来计划,他决定在更多不同的硅靶上进行验证。而导师建议,他更需要做尺寸分布分析与统计,系统分析。

接下来是两个十分有趣的项目。 光源与照明工程系的高丹、郭玮宏就景观照明中LED对植物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在这个与生活密切相关的研究项目中,两位同学展现了良好的实践能力与丰富的物理生物知识。对不同照明器材对植物的灼伤的研究,细致而合理。对植物光合曲线与人眼感光曲线的引用与对比说明了重新定义景观灯光强的意义,色温曲线的引用则为确定光合饱和光强提供了数据基础。二位研究者还为此自己推导出一套植物光度辐射的光合效率公式,自己测量了植物的敏感光谱,引起了导师的赞赏与极大兴趣。他们在赞赏的同时,也给出了中肯的改进方案:理清温度与亮度的主次关系;通过不同的灯对特定植物进行测试,以得到实际结果,更多测试获得实地数据。

同样来自光源与照明工程系的梅时良同学就“高性能三基色量子点荧光粉的制备与表征”进行了一系列研究。该项目出彩之处,在于他清晰的表述、严密完整的逻辑、专业的实验方法。梅时良首先给出了“量子点”的定义,指出了它发光单色性好、稳定性高的巨大优势,又以三种制备方法的对比为线索,展开了他的研究过程。先说明锰掺杂对实验结果带来的影响,又引入了铜锰掺杂实验的进展,通过一系列光谱、轨道能级示意图等具体说明了实验结果。对可能存在的掺杂量问题,梅时良并没有轻易下结论,而是以审慎的态度列举了误差的可能。pH值、Mn掺杂量、稳定剂、反应时间等都被具体分析了一遍,梅时良得到了“微波辅助合成法与传统水相法相比,反应效率大大提升”的结论,又提出了更多展望的内容,他准备就此项目完成一篇论文发表出来,导师们也就此给予热情的鼓励。

但也有不完美的项目,郑恺、李舟帆的“电阻噪声测量系统的研究”几乎没有展示出进展,他们的答辩准备很不充分,无论原理还是实验都有缺失,逻辑也混乱。导师们对此也作出了严厉批评。他们告诫,科研非儿戏,不可就此蒙混过关,该项目因此在中期就被彻底否决。

本次中期答辩中,信院的学子们大多以创新的勇气、严谨的论证、精密的实验而取得了良好的研究开端。这次中期答辩作为更高层次研究的起点,将对科创成员们产生无比深远的影响。

相关文章

文化校历

新闻分类

推荐视频

《此刻开场》:送给2025届毕业生...

<>

图说复旦

高考加油!相信,你是自己的光!

<>

新闻排行

周排行 月排行

  • 联系我们
    fudan_news@163.com
    021-656422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