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红枫诗歌奖”走进“诗意常熟”

作者:黄潇 来源:教务处发布时间:2013-11-27

11月23日晚上八点,在常熟的“一缕炊烟”文艺餐厅,复旦大学“红枫诗歌奖”颁奖礼正在举行。

这次诗歌奖颁奖礼不仅聚集了16位来自上海的复旦学子,更有陈东东、庞培、张维、邹瑞峰、陶醉、肖水、顾不白、徐萧等著名诗人以及《诗刊》编辑唐棣参加。颁奖礼上一直沉浸在一种充满理想主义情怀的氛围中,不仅有诗歌朗诵、不同代际的诗人们的对话,还有低吟浅唱的民谣演唱。

作为中国当代高校诗歌的重镇与前沿,复旦一直致力于为年轻的校园诗人们提供栖居的良地,致力于形成风格多样、自由活泼的复旦诗群。在成功举办第三届复旦诗歌节之后,2013年下半年,第三届“红枫诗歌奖”又如冬日的一抹诗意暖阳再现。

复旦“红枫诗歌奖”由复旦杰出校友、加拿大红枫集团董事长周正宽先生倡导设立,分为“复旦诗歌特别贡献奖”和“创作奖”两类,一年一度。“红枫诗歌奖•复旦诗歌特别贡献奖”奖励为复旦诗歌发展做出重要贡献的人士,“红枫诗歌奖•创作奖”奖励复旦大学在校学生中的诗歌创作的佼佼者。

本届“复旦诗歌特别贡献奖”的获得者是著名诗人、评论家、目前就职于台湾中研院的杨小滨教授,而前两届的获得者则包括著名诗人许德民、周正宽、陈先发。杨小滨教授在答谢词里写道:“来自母校复旦的荣誉,让我似乎又回到了那个青春年代的校园——对创造力的驱动,对知识的渴求,对既有文化的反思……这一切都和复旦紧密相连。我也欣喜地看到当今的复旦诗社以更为成熟的姿态推进着富于前瞻性和超越性的诗歌精神。可以期待的是,复旦诗歌精神的传承将在青春感性力量和学院知性力量的汇聚中,穿越语言的奇境与险境,继续我们共同的历史性突围”。本届“创作奖”的获得者则来自中文、哲学、保密学等多个学院,不仅有本科生,还有硕士生和博士生。

常熟素有“江南福地”的美誉,北有虞山,南有尚湖,风景宜人,历史文化悠久,更有一批中国当代的优秀诗人聚居于此,形成了当代诗歌花园内的一道亮丽的风景。复旦诗社社长陈汐告诉记者,第三届红枫诗歌奖颁奖礼此次走出复旦校园,走出上海,不仅是想在虞山脚下、尚湖之滨采风怡情,更是要延续积极与前辈诗人对话的传统,期待常熟之行能给复旦学子带来全新的生活体验与视野拓展。

相关文章

文化校历

新闻分类

推荐视频

复旦大学多语种校歌发布

<>

图说复旦

复旦大学校园开放日

<>

新闻排行

周排行 月排行

  • 联系我们
    fudan_news@163.com
    021-656422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