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金融•复旦之声 ——“中国(上海)自贸区中的管理创新” 主题论坛成功举办

作者:摄影: 视频: 来源:复旦发展研究院发布时间:2013-10-15

2013年10月13日,由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和复旦大学中国金融家俱乐部联合主办、复旦大学校友会全力支持的“中国金融•复旦之声”自贸区主题论坛同时在复旦大学美国研究中心谢希德报告厅主会场和经济学院同步副会场盛大举行。业界精英、专家学者、各界校友以及青年学子千余人参加了本次主题论坛,几大会场均座无虚席,现场反映热烈。本次论坛继9月28日“中国(上海)自贸区为中国带来什么”秋季论坛之后,再度集多方智慧以“中国(上海)自贸区中的管理创新”为主题展开研讨。随着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正式挂牌, 以开放促改革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成为各界共同的期待。各界精英就如何转变思路,在区内实行管理创新,创造出一个符合国际惯例、自由开放、鼓励创新的市场经济环境进行深度探讨。

出席本届论坛的各界嘉宾包括上海市人民政府参事室主任王新奎先生,复旦大学副校长林尚立教授,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上海监管局副局长蒋明康先生,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管理委员会副主任简大年先生,上海外高桥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上海外高桥保税区联合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刘宏先生,上海汇风(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复旦大学校友会副会长、经济学院校友会执行会长赵定理先生,美丽境界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创始合伙人、复旦大学中国金融家俱乐部联席会长汪新芽女士,美国普衡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复旦大学中国金融家俱乐部副会长严嘉先生,复旦大学美国校友会会长杨光先生等政界、业界精英和专家学者。复旦大学经济学院院长袁志刚教授全程主持了本次论坛。

下午13:30论坛隆重开幕,复旦大学副校长林尚立教授,上海汇风(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复旦大学校友会副会长、经济学院校友会执行会长赵定理先生和美丽境界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创始合伙人、复旦大学中国金融家俱乐部联席会长汪新芽女士分别致开幕辞。林尚立副校长首先代表复旦大学欢迎各位嘉宾莅临盛会,一起畅谈上海自贸区管理创新中面临的重大问题。他希望借助本论坛唤起社会各界人士共同来探讨和研究自贸区问题。他还指出,复旦大学已成立上海自贸区综合研究院,将经济、法律、政治、公共管理等相关研究领域的院系相整合,集聚全校力量研究这个对中国的未来具有战略性的课题。赵定理先生对各位嘉宾、复旦校友和上海商会的企业家们的到来表示衷心感谢。他认为,复旦成立自贸区综合研究院体现了学校对自贸区建设探索的积极性,同时呼吁复旦的各界金融校友可以多参加相关论坛,共同探讨时代前沿话题。汪新芽女士在发言中提到自己回国后对于上海正在演变成国际金融中心的惊喜,她认为自贸区的改革不仅仅是政府参与,更是各界共同努力、摸索前进的过程。

开幕致辞后,作为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设计参与者,上海市人民政府参事室主任王新奎先生发表题为“上海自贸试验区: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的国家战略”的主旨演讲。

王新奎:上海自贸试验区——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的国家战略

自贸区肩负重大国家战略

王新奎教授首先指出,试验区肩负着我国在新时期加快政府职能转变、积极探索管理模式创新、促进贸易和投资便利化,为全面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探索新途径、积累经验的重要使命,是国家战略需要。目前中国的改革进入深水区,深水区即是政府职能转变。在新时期深化改革和扩大改革开放的要求下,政府职能转变中最核心的是投资准入体制改革,实际上也就是上海自贸试验区整个方案设计的核心。自贸区总体方案中首先提到的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就是投资准入管理体制改革的体现,也同时说明自贸区的探索肩负我国在新时期加快政府职能转变的重大国家战略使命。

探索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新路径

从上海自贸区的总体方案的设计和总体战略构想的角度,王新奎教授指出,可从以下三个方面体现了自贸区的建设如何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第一,从功能定位上看,上海自贸区将以服务业开放为主。他指出,从严格意义上来讲,上海自贸区不是传统意义上的自由贸易区,它将探索如何在一个特殊区域里进行服务业对外开放的试验,这是全球没有的。而且自贸区需要建立一个国际化、法制化的营商环境,具有可复制、可推广的性质;第二,从改革的重点来讲,自贸区关注关境内的公平环境、投资准入国民待遇和负面清单和投资便利化等,这恰恰是过去我们没有碰到过的新问题,不能用老经验来解释新问题;第三,从营商环境标准来看,自贸区将建立全面公平的竞争环境,落实负面清单准入管理, 权益保护更加全面。

自贸区建设中的难点和突破口

他提出在整体方案的设计过程当中遇到的难关和突破口:第一,高标准的投资准入管理,目前的投资准入管理体制差别待遇,负面清单本身也无法面面俱到,所住地外商认定标准也还没有考虑。针对这个难点,在高标准的投资准入管理体系当中,我们选择了投资准入环节各阶段的国民待遇与负面清单的管理模式作为突破口;第二,加快金融制度创新,增强金融服务功能。金融服务需扩大开放,都要符合国家战略规定的试验区的功能和与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联动这两个基本前提条件。金融创新制度强调权益保护内容,包括货币的流动自由度在总体方案设计上面应该是大于试验区到境内区外流动的自由度,人民币流动的自由度要大于非人民币流动的自由度,以风险可控为前提等;第三,服务部门如何贯彻“一线放开,二线安全高效管住”的监管原则。自贸区将探索构建相对独立的以贸易便利化为主的货物贸易区域和以扩大服务领域开放为主的服务贸易区域。试验区内企业原则上不受地域限制,可到区外再投资或开展业务,同时加强对试验区内企业在区外经营活动全过程的跟踪、管理和监督。

自贸区建设任重而道远

王新奎教授认为,现阶段建设过程中,我们只是说迈出了第一步。目前的改革红利就像八十年代初、九十年代初一样,是由人民群众共同来创造的。他指出,上海试验区的改革有了一个突破口,即地方主动参与改革。如果地方愿意有这么一个高度,把改革的红利让全国共享,让全国可复制,让全国可推广。如果每个地方、每家企业、每所高校都来参与的话,那一个真正改革的黄金时代就将到来。上海建设自由贸易区试验区任重而道远,将检验上海有没有抓住历史机遇的远见与魄力、有没有承担国家战略的胸怀与勇气、有没有先行先试的知识与能力。

演讲结束后,袁志刚教授表示,王新奎教授的主旨演讲立意高远、内容深刻,将自贸区设立的背景、使命、任务、难点以及突破口等进行了全面、系统地介绍,内涵丰富,引人思考。主旨演讲环节之后,上半场论坛由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上海监管局副局长蒋明康先生,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管理委员会副主任简大年先生,上海外高桥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上海外高桥保税区联合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刘宏先生分别作精彩的专题演讲。

蒋明康:自贸区银行业机构的制度创新

解读银监会发布的八项政策

蒋明康首先指出,针对自贸区银行业的服务,作为监管部门的银监会非常重视。银监会九月底发布的八项政策,其中四项政策涉及机构准入,两项政策涉及业务创新和对自贸区的支持,还有两项政策涉及银行业的监管,特别是针对自贸区的银行服务的监管。银行业将对自贸区进行全面金融服务,已有十家中资、外资银行进入自贸区,金融租赁、飞机、船舶及专业子公司等国际航运中心建设需要的各类服务机构也将逐步准入、进入自贸区。

银行业定位:服务投资、服务贸易

他认为,金融业承载发展的基础是支持实体经济,围绕着此次改革,银行业在自贸区中的定位显得尤为重要,银行业必须服务于投资,服务于贸易。在投资体制改革的基础上,上海承担着重要使命,即现代服务业的开放,包括现代服务业建设,投资便利化、贸易便利化建设等。其中,服务贸易涉及实物贸易、贸易的转型升级,怎样提供优质的金融服务等问题。目前,许多企业“走出去”困难,有多方面的原因。其中在金融服务资金的获得性方面就存在问题。因此,在银监会发布的八项政策里提到,自贸区将提供离岸业务,为对外投资提供相应的配套服务,包括并购贷款、项目贷款等。

银行业风险监测管理制度创新

他指出,伴随着自贸区业务创新的发展,需要匹配事中、事后的监管,银行自身的管理要求是非常严格的。在自贸区建设中,银行业的制度创新关键是风险识别能力的创新,风险监测的制度创新,风险管理和控制的创新,风险管理手段的创新。他指出,控制银行业整体风险的做法,一是自贸区要建立全国最高标准的信用体系,跟国际化接轨。建立政府、金融机构、各类企业的信用记录和信用等级。违规、违法的企业得到必要的惩处,守法、诚信的企业得到极大的金融支持;二是完善法律体系和法制环境建设。建立一套符合国际化标准,又适合中国的国情的法制体系。保障自贸区内守法的企业能够快速发展,不守法的企业无法生存。他表示,希望通过自贸区内银行业的发展,对自贸区内部管理、监管部门的监管理念与方式做出探索,为今后的制度创新和制度监管提供可贵经验。

袁志刚教授针对蒋明康先生的演讲进一步发表了自己的观点。他认为,自贸区的成功除了政府的转型,监管的创新以外,还应对微观主体包括企业、金融机构等提出更高要求,建立诚信信息平台、完善的诚信体系以及第三方评估等也显得非常重要。

随后,作为外高桥综合保税区的开拓者和耕耘者,简大年先生发表了“实施主动开放战略,创新发展中国(上海)自由贸易实验区”的演讲。

简大年:实施主动开放战略,创新发展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

上海自贸区不同于以往模式

简大年首先指出,自由贸易试验区不限于以往的一般做法。外高桥保税区是国家第一个批准设立的保税区,它二十年的实践主要特点是政策突破,主要体现在市场准入政策、税收政策和监管政策等方面。从外高桥保税区到上海综合保税区在到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是从以政策突破为重点,到功能拓展为重点,再到现在的制度创新为重点。自贸试验区早已超越了保税区和综保区的功能定位,更加突出为国家的开放进程中所面临的关键问题、难点领域承担先行先试的使命和重任。他认为,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将以更开放的政策措施加快推动从货物贸易为主向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并重转变,更加注重服务贸易的发展。加快从在岸业务为主向在岸业务和离岸业务并重转变,更加注重离岸功能的拓展。他指出,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不同于新加坡等自由港模式。他借鉴了国际的通行做法,但核心任务不是政策优惠,也不是简单的贸易便利化,而是制度创新。它将着重突出投资管理、贸易监管、金融创新和综合监管四个方面的制度创新。自贸区将充分借鉴新加坡在电子政务、诚信管理、总部培育、贸易便利化等方面的先进做法,同时减少行政审批事项,推进政府管理由注重事前审批转为事中、事后,创新政府管理方式。

自贸区不止于自身的建设发展

他指出,自贸区不拘于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内的框架。目前自贸区的范围涵盖了上海外高桥保税区,外高桥保税物流园区、洋山保税港区和浦东机场综合保税区,它不同于这四种类型的海关特殊监管区域,绝不拘于这些区域的发展模式。在价值取向上,自贸区不再侧重于一般的货物贸易和加工贸易的培育。它所推进的项目建设远远超出了原来特殊监管区域的范围,由追求传统的简单经济发展指标,转向更加注重金融领域、服务贸易领域、航运领域的功能拓展,特别是在制度创新的前提下推进新型贸易业态的转变。他表示,自由贸易试验区不止于自身的建设发展,它将结合浦东的综合配套改革,在浦东的开发开放当中赋予其新的内涵。自贸区将对上海“四个中心”建设注以新的动力,并将为全国的改革开放探索新的路径。

自贸区的四大任务

简大年在演讲中表示,自贸试验区的建设将着力落实好制度创新、服务业扩大开放、功能拓展、法制保证这四大任务。他认为,要把握外商投资管理体制改革,服务业的对外开放和金融领域开放创新三个核心内容,积极建设具有国际水准的投资贸易便利、货币兑换自由、监管高效便捷、法制环境规范的自由贸易区。他还特别指出,自贸区挂牌短短几天来,民营资本相比外资、国资显现出更大的热情,希望未来这股自下而上的热情能继续冲击和推动改革浪潮。此外,在演讲中,

简大年主任在演讲中对外高桥保税区的历史、全球有关自贸区的形态等进行了系统回顾和比较分析,对自贸区的使命,在政策上的突破、制度层面的创新等方面进行了全面阐述。演讲结束后,袁志刚教授和现场观众向简大年主任等从外高桥保税区开始一直辛勤耕耘的开拓者们致以热烈掌声,表达崇高敬意。

刘宏:创新管理机制,优化自贸区投资环境

从保税区汲取的经验

刘宏先生首先回顾到,外高桥保税区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保税区初创之前主要是打造生产资料市场,开发保税仓储;第二阶段,传统产业转型形成产业升级的优势,发挥保税非保与保税物流园区一体化运作的便利模式,为企业的进出口贸易仓储分拨的功能提供优良运作环境,主要是以贸易为主,同时在保税仓储的基础上,功能进一步拓展;第三阶段,保税区最近十年创新发展贸易便利化程度。分批出去集中报关等海关监管模式的改变,价格的被核制,审批的专线,跨国公司营运中心政策种种贸易便利化措施,使得外高桥的贸易功能不断强化,创新不断推进,投资环境也日益完善。因此,自贸区的设立对于外高桥综保区来说是根据国家的要求,是一种自我开放的要求,是服务业扩大开放的最高层次的开放。他认为,自贸区落户外高桥综保区有它的必然性。

招商引制、立足创新

他指出,立足创新,优化投资环境,对于开发公司而言是最重要的工作。如何配合政府推进制度创新,配合政府加强对区内产业的引导,加强对区内业态的监管,我们也需要推出三项创新——理念创新、管理创新、功能创新,以完善自贸区配套建设,优化自贸区投资环境,加速各种要素资源流入和集聚,实现业务规模的规范,商务平台的便捷,操作界面的清晰,推动贸易投资便利化,打造与国际接轨的自由贸易区。一为理念创新,自贸区建设要求我们具有更高的国际视野,在理念上创新取得新的突破。23年的经验我们得出要在全国形成可推广、可复制的功能。同时整个自贸区的建设还要与浦东的综合改革试点,特别是上海与今后作为全球国际化中心城市的建设结合起来。对于长三角的发展、西部的发展甚至于中国的发展都要从战略的角度,提供我们的经验和思考;二为管理创新,从自贸区招商引资的一线来看,推动自贸区建设首先要在管理上进行创新调整,核心内容是进行招商策略管理的调整,比如结合负面清单的管理,深入研究开放行业的不同特性,进行市场细分,重新做目标市场的定位。同时,加快信息化平台的建设,建立客户全方位、一体化的服务平台,物业操作系统,网络数据分析为自贸区的招商提供服务保障。推动海外自贸区开放行业的信息交流和项目对接,开拓自贸区招商引资走出去、专业化的平台;三为功能创新,功能创新一直是保税区持续发展的基础。在此过程中,我们将配合政府始终坚持与时俱进,稳健务实,积极探索。其中贸易便利化和金融创新是关注的焦点,也是自贸区产业升级、产业结构调整的两大关键点。贸易自由度的提高将对金融自由度的开放提出更高的要求,而金融自由度的提高又将会促进贸易的发展。他最后总结道,作为在一线的开发公司,创新管理机制,优化投资环境,促进整个自贸区经济的协调发展,创造出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是我们当仁不让的职责。

袁志刚教授感谢刘宏总经理的发言,刘总经理从自贸区标杆型的开发企业的角度,对自贸区内企业的管理创新、企业转型升级等问题进行了重要阐述,提供了良好的观察视角。

论坛下半场为嘉宾与观众对话交流环节。首先,复旦校友会美国分会会长杨光先生发言表达了海外投资人对自贸区的关注,他认为自贸区的建设与人民币国际化不谋而合。随后,王新奎教授、林尚立教授、简大年主任、刘宏先生四位嘉宾与主持人袁志刚教授一起就现场观众提出的“自贸区的资本流动”、“复旦大学成立自贸区综合研究院的定位和目标”等问题进行探讨与交流。

论坛最后,美国普衡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复旦大学中国金融家俱乐部副会长严嘉先生致闭幕词,他首先对演讲嘉宾同时也是自贸区的实践者们对自贸区发展做出的贡献致以敬意。他从政策创新、法制建设等专业角度总结各个主题演讲的内容,并寄语在场的复旦学子抓住当前机遇,勇于站在改革浪潮之巅。至此,本次主题论坛活动圆满结束。

制图:实习编辑:责任编辑:

相关文章

文化校历

新闻分类

推荐视频

图说复旦

新闻排行

周排行 月排行

  • 联系我们
    fudan_news@163.com
    021-656422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