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年初,上海市卫生局响应国家卫生部的号召,开始着手组织新一批援外医疗队。当文件传达至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时,年仅34岁的耳鼻喉科医生袁雅生刚刚博士毕业留院工作,身为共产党员并曾经做过医院研究生会主席的他意识到这是一个在艰苦的条件下锻炼自己的机会,于是,第一个报名参加这次援摩任务。
谁也没有料到,临行前的半年里,袁雅生的父母相继去世,面对父母的离世,他受到了很大的打击。但是袁雅生认为,正所谓“自古以来忠孝不能两全”,半年的法语培训已经结束,临时换人已经非常困难。袁雅生拒绝了复旦医管处和医院提出的退出援外队伍的建议,毅然带着一份牵挂、一份伤痛离开了上海,踏上了援外的征程。
然而,世事难料,离家半年左右,袁雅生的大姐却又因为高血压突发脑溢血,复旦医管处和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领导积极组织会诊,却仍然没能救下脆弱的生命。身在异地的袁雅生在一年半内连受三次打击,命运给他这么伤痛的吻,他却报之以歌,在摩洛哥,他坚守在自己的岗位,坚持着从医的信念,从不曾动摇。
为中国医务工作者赢得美誉
医疗队工作的穆罕默德五世荷塞马省立医院承担着当地近13万人口的医疗服务工作,然而,这所皇家医院因为交通闭塞,原来仅有的一名耳鼻咽喉科医生已经在半年前离开了。袁雅生医生的到来,改变了医院的现状,成了医院里唯一一名耳鼻喉科医生,被医院寄予非常大的希望。因为医院没有口腔科,摩方医院的领导希望袁医生能身兼耳鼻咽喉科医生和口腔科医生两个职位。然而,巨大的希望也就意味着巨大的压力。医院耳鼻喉科和口腔科的门诊、急诊,病房的所有患者的就诊和手术工作全都落在了袁医生的肩上,工作量远远超出了人们所能想象的。两年的时间里,他的每一天都是工作日。他说:“每时每刻都紧张着,碰到问题没有人可以商量,更没有人替代我的工作,就算生病了也要挺着去上班,就像一个每时每刻都紧张运转的时钟。但是这样的生活,让我在紧张的同时,发挥着生命的最大的能量。”
在援摩的两年里,刚开始由于医疗设备简陋,袁医生从常规的手术做起:如扁桃体切除、 鼻息肉摘除、声带息肉摘除、鼓膜修补术、甲状腺切除等等;三个月后袁医生就地取材,开创性地开展了唇腭裂修补、头颈部巨大恶性肿瘤切除与修复、外伤性鼻中隔偏曲和鼻腔闭锁修复整形、气管食管异物取出术、鼻腔鼻窦的内窥镜等手术,被当地人民亲切地称为“摩洛哥病人的守护天使”。
刚到摩洛哥两个多月,一天深夜大约一点的时候,医院急诊突然来了一名因工伤而导致颈总动脉合并颈内静脉和迷走神经断裂的病人,病人被送至医院时,血压已经低到零帕,所有的人都不再抱有希望。然而,袁医生望着小伙子那年轻的面容,实在不忍看到这么年轻的生命就这么逝去。于是,他一边吩咐迅速输液和配血,一边迅速果断实施了手术,在麻醉科和摩方医护人员的协助下,经过两个多小时的手术,袁医生成功地找到了颈总动脉断裂处,进行了吻合,然后为之输血和升压抢救。最终,奇迹发生了,在袁医生的努力下,病人逐渐恢复了生命迹象并在一周后康复出院。整个医院轰动了,因为这在摩洛哥是首例,家属、医生护士们纷纷拥抱这位“摩洛哥病人的守护天使”。
抢救颈总动脉断裂成功这次事件受到了广泛关注,因为即使在全世界范围内,这种病例被抢救的成功率也低于1%,然而,袁医生做到了,在简陋的医疗条件下做到了。他得到了荷塞马省卫生厅、医院和当地人民的充分肯定,当地《荷塞马省报》等主流媒体整版报道,阿拉伯大都市网络也对此进行了全面的报道。
除了抢救颈总动脉断裂成功,袁医生还实施过多起口腔科、眼科手术,他的名声传到海外,很多人慕名前来。其中有一名定居荷兰的荷塞马妇女,患有甲状腺巨大肿瘤,进食、呼吸都十分困难,如果不进行手术治疗,不久就会在痛苦中死去。她听说了袁医生高明的医术,立即来到故乡荷塞马,千里求医。袁医生凭着过人的才智和对患者高度负责的精神成功地进行了这起手术,摘除了肿瘤后的患者对袁医生感激不尽,甚至邀请他前往家中做客。
有一次,一个20多岁的摩洛哥平民小伙子慕名而来,原来他是一名唇腭裂患者,由于唇腭裂,容貌不佳,经常受到非正常的待遇。唇腭裂的修复在幼年时候比较容易,但是成年后成功率很低而且难度很大,当地医生没人给他做手术。得知袁医生医术高明,他前来求医。袁医生查阅文献,充分准备,手术非常成功,康复后的小伙子不仅找到了女朋友,结婚的时候还邀请袁医生参加婚礼。
还有一次,袁医生为一个小孩从食道内取出吸血的蚂蝗,这只蚂蝗卵通过饮水进入小孩食道,长期寄居在小孩体内,小孩因此身体十分虚弱,多方检查都没有得出定论,直到遇到袁医生,才使小孩得以康复。还有很多类似这样的事例,袁医生用他的实际行动证明着自己的能力和爱心,受到了当地民众的欢迎,博得了广泛的赞誉。
除了正常在医院上班外,袁雅生医生还多次去孤儿院探望孤儿和聋哑儿童、参加院内外学术交流活动、由摩洛哥红十字会组织的巡回医疗活动等志愿者活动。红十字会组织的巡回医疗活动专为山区贫困失聪老人免费提供治疗手术。患者多是七八十岁的老人,身体状况普遍很差,手术风险极大。然而,袁医生兢兢业业,无私奉献,践行着救死扶伤的理想。
虽然在摩洛哥只有两年,但是,袁雅生医生累计实施大小手术600余例,每日24小时待命。由于工作出色,他受到了摩洛哥国王穆罕默德六世的接见,并被荷塞马省卫生厅授予“特殊贡献奖”,为中国的医务工作者争得了荣誉。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援外时间不是十天半月,而是整整两年,在这两年里,远离祖国,远离家人,人生地不熟,很多青年医生因此而退缩。袁医生却毅然选择了这场人生的角力,可是,毕竟他的孩子当时才满6岁,正处于需要父母关怀的年龄,缺席孩子两年的成长,袁医生难道就不会有一丝遗憾吗?当问及这个问题,记者看到袁医生脸上露出心酸的表情:“小孩一直跟着我妻子、我岳父岳母,所以有时问他家里有几口人,他都说4口,往往漏了我这个当爸爸的。在那段岁月里缺席了他的成长,不能陪他,我当然会有遗憾,但是,我没有后悔。我的小孩他将来长大了,相信他一定会理解爸爸的选择。现在我回来了,我也在尽量弥补那些缺失了的情感。”
袁医生告诉记者,医疗队在荷塞马医院的生活虽然很艰苦,但却苦中有甜。初到荷塞马时,由于新老队员交接,他们曾睡地铺一周;食堂里常常蟑螂成灾,住宿环境也比较简陋。但是,医疗队员的精神生活十分丰富。袁雅生医生常常清晨六点起床晨跑,通常晨跑回来还会朗读半个小时法语,有时他会和大家一起打打乒乓球。过年时,队员们一起集体包饺子庆祝;有队员生日时,大家会送上集体生日祝福;有队员生病时,大家会轮流照看问候。生活在医疗队里,就像生活在一个大家庭里,大家风雨与共。
为了顺利开展医疗工作,保证工作质量,方便与摩方人员沟通并建立良好的关系,医疗队队员们在来摩洛哥之前经历了紧张的法语强化培训、积极的生活物质准筹、工作器具配备、外事纪律培训等。在培训期间,袁医生认真努力,练就了一口流利的法语,这使得他和当地的摩洛哥人相处得十分融洽:“人是需要朋友的,国家也是需要朋友的,良好的外部关系对争取国内和平发展的空间环境具有重要的意义。参加援摩任务的过程中,我时刻都注意着,因为我的形象代表着国家的形象。我深深为我的国家骄傲,我希望我的国家能为我自豪。事实证明,我和我的国家一样,是值得信赖的。我没有辜负大家的期待。”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经历了在摩洛哥两年的锻炼,袁雅生医生的医术和学术能力都提到了锻炼和提高。从摩洛哥回国后,2009年11月至2012年5月,袁雅生医生接受了美国哈佛大学的博士后邀请,并在博士后期间以独立PI(研究员)身份拿到两项美国卫生部耳聋基金。2012年从哈佛大学深造回国后,他全身心地投入到了在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的工作中,继续他救死扶伤的征程。
(袁雅生:摩洛哥,2006.10-20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