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专家学者为H7N9禽流感防控献智出力

作者:肖葆 孙国根 来源:新闻文化网发布时间:2013-04-10

新闻中心讯  近期,上海、安徽等地陆续发现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的病例。我校专家学者或亲身参与救治一线,或从专业领域出谋划策,积极为此次禽流感疫情防控提供科技支撑。


卢洪洲:在第一线发现和防治新亚型流感病毒

国家卫计委流感救治专家组成员、上海市(我校附属)公共卫生临床中心专家卢洪洲教授是最先考虑第一例患者可能为新型传染病病例的专家。

2月底,卢洪洲教授前往沪上一家医院为不明原因肺炎患者进行会诊。“根据病人的发病过程及临床表现,都像重症甲流”.。卢洪洲说,但有关研究人员对病人标本的检测显示,所有已知流感的亚型都显示为阴性。这让卢洪洲意识到,“这可能是一种新型流感”。 在当即给患者应用甲流特效药物奥斯他韦治疗的同时,,患者标本被送往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生物安全实验室,进行系列研究与基因测序检测。实验室人员以我校医学分子病毒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胡芸文副教授为首,经过严谨的科学研究发现了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这是全球首次发现的新亚型流感病毒。

4月5日,在上海市通报H7N9禽流感疫情防控情况的首场新闻发布会上,卢洪洲教授是五位参会代表中唯一来自高校的专家。

虽然这次发生了人感染禽流感病毒,卢洪洲教授表示,据中国疾控中心报告,未发现近期全国流感活动水平异常升高。目前密切接触者医学观察结果也尚未提示该病毒具有人传人能力。但他进一步表示,目前疫情仍在不断变化中。在4月7日的上海公共卫生临床中心新闻发布会上,卢洪洲再次表示,目前没有出现人与人之间传播的依据。他说,从现有资料来看,所有跟病人接触的医生和护士,以及跟患者密切接触过的几百人,通过追踪调查,没有出现感染的情况。

对于此次人感染H7N9禽流感疫情,卢洪洲教授建议,目前按照呼吸道传染病来进行诊治,医护人员按照最严格三级防护来进行职业防护,但应根据人们对疾病认识的加深,不断调整防控策略。公共的卫生保健措施对疫情的防控也极为重要。

虽然目前病例有限,但卢洪洲4月7日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一般流感早期治疗可以完全康复。他坦言,SARS期间,为挽救患者生命,在治疗中使用大剂量激素,由此带来了一些副作用,对患者以后的生活质量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卢洪洲说,经过全国专家的讨论达成共识,此次治疗H7N9病毒不主张大剂量使用激素,“只要早期使用抗病毒药物治疗,可达到较好的治愈效果”。

4月8日,上海一位4岁H7N9禽流感早期患者在我校附属儿科医院康复,截至本报发稿日,情况良好。

就此类新发突发传染病的防控,卢洪洲提出,加强环境监测和保护是应对新发传染病的关键措施。他表示,控制住传染源、干预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就能将流感的传播控制好。“目前没有人际传播的证据,且通过禁止活禽交易等措施将传染源控制住”,因此,卢洪洲认为,H7N9禽流感病毒没有大规模爆发的可能。

此外,他还强调,加强联防联控建设,增加投入,建立群防群治机制,建立常态化防控机制。


姜庆五:国家应尽快建立相关长效管理机制

我校公共卫生学院院长、公共卫生安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姜庆五教授在4月6日举行的中国公共卫生学院院长上海论坛上表示,管住禽类等动物是关键。鉴于近些年禽流感反复发生的状况,建议政府对家禽养殖、销售、宰杀等环节中存在的问题予以更多关注。

“中国城市人口密集,但即使是在上海这样的大城市里,许多菜市场内活禽销售、宰杀点依然比较简陋,还有不少贩卖活禽、边杀边卖的街边摊存在。一旦活禽发生疫情,很容易扩散。近几年,禽流感问题反复出现,这种人口密集区域的人禽接触应引起重视。”姜庆五教授说。

他认为,虽然现在很多城市有活禽宰杀、销售的相关规定,但往往执行不到位,“管理时严时松”,一些地方家禽饲养高度密集,在这种环境下,病毒变异速度很快,“有些是不致病的,有些是致病的”。他建议,为防止人感染禽流感发生、发展和蔓延,我国应尽快在活禽宰杀、销售、运输等方面建立长效管理机制。政府应大幅度提升家禽运输、销售和宰杀的环境要求,严格落实规范,加强人员防护。而在农业养殖环节,也应降低圈养密度,同时尽量将猪、鸡养殖地分开,减少禽流感病毒向家畜传播、合成新病毒的机会。

姜庆五教授表示,H7N9禽流感并非高致病型传染病,今年春天的流感发病率甚至比去年稍低。按照目前状况,只要加强专业队伍防控即可,公众不必过度紧张。但他也提醒,随着气候从南向北的逐渐转暖,需要提防禽流感发病地区随之北移。

相关文章

文化校历

新闻分类

推荐视频

留学在上海,是怎样的独特体验?

<>

图说复旦

除了戴口罩,防疫新老“三件套”...

<>

新闻排行

周排行 月排行

  • 联系我们
    fudan_news@163.com
    021-656422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