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人物】翁心华:感染病学界的“福尔摩斯”

作者:李妍斐摄影: 视频: 来源:《复旦》第945期发布时间:2013-04-02

走过了五十载跋涉、传承、开拓、创新的医学生涯,翁心华教授在发热待查、真菌、结核、乙肝、寄生虫病、SARS 等领域都留下了令人叹为观止的传奇轶事。

“一个好医生要去发现病人不为人所注意的异常”

发热是最为常见的临床症状,但虽然常见,但几乎每个病人的发热又都不同,涉及的疾病也纷繁复杂,因此长期不明原因发热的诊断常被认为是最富挑战的临床问题。翁教授敏锐地看到病人不为人所注意的细小异常,用扎实的临床技能捕捉仪器未能探到的体征,用渊博的知识迅速在大脑中检索出可能的诊断,用严密的逻辑推理出最终的结论,很多辗转的疑难病人因翁教授的“一锤定音”而重获新生。

有一名17岁的年轻女孩,每天畏寒、寒战然后高热至40℃一月多月,同时伴有较为剧烈的腹痛,入院后检查发现该病人有大量腹水,腹水检查大量炎症细胞,外周血检查白细胞计数也升高。接诊医生想当然地认为“高热、腹痛、有渗出性腹水、血白细胞升高”,毫无疑问是腹膜炎了,于是给予积极的抗感染治疗。但是抗生素的疗效并不理想,女孩仍然高热、腹痛。直到翁教授前来查房,他仔细询问了病史,检查了病人,果断地说:“这个孩子不是腹膜炎,是腹型红斑狼疮,应该马上改用激素治疗。”接诊医生颇不服气地提出这名患者所有的红斑狼疮相关指标检测可都是阴性的。然而,事实很快证实了翁教授的判断,女孩改用激素后,很快体温降至了正常,腹痛、腹水也奇迹般地消失了,3 个月后各项指标的复查更进一步证实了红斑狼疮的诊断。当接诊医生请教翁教授时,翁教授说:“你有没有注意到病人球结膜充血得非常厉害?有没有发现她手指指端有可疑的出血性皮疹?有没有想过高热至40℃的腹膜炎为什么1个月了中毒症状仍不明显?一名好的医生要通过细致的工作发现病人不为人所注意的异常,用严谨的逻辑分析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

这样的传奇案例不胜枚举!一名患者发热伴头痛三年多,花去了几十万求医都没能缓解病痛,翁教授发现患者下颌骨局部有压痛,追问病史得知患者三年前补过牙下颌骨上有异物,请口腔科医生为他拔掉了镶上的牙齿后所有的病痛都不药而愈了。一名患者发热一个多月,医生判断为风湿性疾病,但治疗始终未见效,翁教授在翻病人眼睑时发现了一个瘀点,考虑为感染性心内膜炎,尽管医生认为心超未发现赘出物可以排除感染性心内膜炎,但翁教授仍坚持不放过这一个瘀点,进一步进行食道超声后果然发现了一个很小的赘出物,对症治疗后病人三天就出院了。另一名患者头痛癫痫,被诊断为脑囊虫病,然而翁教授在会诊中仔细翻查病史,发现患者的病情进展快、情况差,很可能是脑肿瘤,建议患者尽早手术,结果一个恶性胶质瘤被及时发现了。

在翁心华教授的带领下,华山医院感染科成为了我国最重要的感染病临床医疗中心之一,患者来自全国各地,超过70%的患者为疑难杂症所折磨,慕名来到华山医院向翁教授求治。翁心华教授像大侦探福尔摩斯抽丝剥茧办案一样,积极地追查患者的病因和病史,在复杂的临床表现中找出有价值的线索,科学地推理‘破案’,最终达到正确地诊治。他在前人的经验和基础上,不断探索总结,逐渐对发热待查形成了系统完整的诊断思路,最新出版的《翁心华疑难发热病例精选与临床思维》就好比是感染病学领域的《福尔摩斯探案集》。

“传染病防治事业是艰苦、有风险,但毕竟要有人去做”

1957 年,翁心华就读于上海第一医学院(现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1962 年,他被分配到华山医院普外科。然而他对传染病事业的热爱以及对病人的纯朴感情打动了当时负责分配工作的老师,被改分到华山医院传染病科。传染病专业带有一定的传染性、危险性和突发性。预防传染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就是与病人保持距离,而传染病工作者与病人是“零距离接触”。每当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发生时,翁心华教授总是挺身而出,他说:“传染病防治事业是艰苦、有风险,但毕竟要有人去做”。

2003 年,“非典”突发,翁心华教授担任上海防治“非典”专家咨询组组长,到上海市 SARS 医疗救治与防疫一线问诊、救治。他还是世界卫生组织与国内专家组成的联合检查组专家,在全国SARS 疫区检查督导,参与制定修改SARS 的临床诊疗与消毒隔离、医院感染控制等标准,为政府决策提供方案。他主编的《传染性严重呼吸窘迫综合征(SARS)》是我国首部介绍SARS 的专业书籍。

2009 年,他再次站在了抗击甲流的前沿。2011 年,我国多个地区爆发了病因未明的血小板减少性发热综合征,他指导了上海周边地区类似的综合征病例的研究和诊治。

“在最艰难的时候坚持一下,不要被眼前一时的困境所迷惑”

“翁心华教授非常理解年轻医生在现实生活中的困难。但他希望我们能够在最艰难的时候坚持,年轻时抓紧一切时间学习,投身实践,树立自己一生的目标,最终证明自己的价值。在他的鼓励下,我们这批年轻人至今都坚持在工作岗位上,并相继为学科发展做出了贡献……”翁教授的学生,现任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病科主任张文宏教授将翁教授称为人生的导师与楷模。

翁心华教授鼓励青年人要“挑得起担子,经得住考验,放得下名利,守得住清寒”。在他的带领下,感染科一大批优秀青年俊才脱颖而出:王明贵教授成为国家973 首席科学家,张文宏教授是上海市医学领军人才,卢洪洲教授也是上海市领军人才、上海市甲流专家组组长;张颖教授是从美国霍普金斯大学引进的,还有国内知名的肝病专家施光峰教授与张继明教授、真菌专家朱利平教授;青年医师入选上海市科技启明星2名、浦江人才计划1 名、上海新百人计划1 名,上海市新优青1名、上海市晨光计划1名以及公共卫生优秀青年人才计划4名等。

在他的积极推动下,传染科走出了病毒性肝炎等传统传染病的研究范畴,与抗生素、公共卫生事业等结合,成为“感染病学科”。

制图:实习编辑:责任编辑:

相关文章

文化校历

新闻分类

推荐视频

图说复旦

新闻排行

周排行 月排行

  • 联系我们
    fudan_news@163.com
    021-656422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