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国家社科重大基金项目系列】范剑勇:扎根现实 研究经济

作者:罗芬摄影: 视频: 来源:《复旦》第929期发布时间:2013-04-01

31岁评上副教授,37岁评上教授,40岁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近10年在《中国社会科学》、《经济研究》、《管理世界》三本杂志上以单独或第一作者身份发表论文12篇。

“多数人持之以恒、长时间专注做一项研究工作,很大程度上是社会责任感在支撑。”范教授说,经济研究本质上是在解决信息不对称的问题,自己做的工作就是找到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的途径与机制。

谈及此次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新型城市化视角下的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研究》,他说:“如果粗放式经济发展方式持续,不但环境承受不了,而且收入分配间的尖锐矛盾可能会危及社会稳定。我们的研究主要试图揭示事实的真相,寻找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途径与出路。”

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为何这么难

三十多年来,中国的经济取得了年均10%左右的增长,但是,宏观经济始终存在一些隐患。“直观意义上,从纯经济角度看,经济增长效率不高,技术进步不强;从自然环境看,生态环境恶化;从人的角度看,增长果实没有惠及到弱势群体,像流动人口在城市中享受不到廉租房,子女入学困难,养老没有保障……”范教授说。

2010年,国家提出实施新型城市化发展战略,其含义涵盖速度效益双赢、城乡统筹(公平)与环境友好等三方面。范教授及其课题组成员,分别从效率、环境、人这三个方面切入,研究限制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因素、机制及其出路。

范教授自己负责的子课题——从现行土地制度看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困境与出路,主要研究城乡二元土地结构对城市化模式与经济增长、收入分配等的影响。目前的阶段性成果发现,地方政府以扭曲土地要素配置、损害失地农民利益为代价,以土地金融为核心推进土地城市化,以此取得高速、暂时的经济增长。这种城市化模式与经济发展方式背后的推动力量,是地区间同级地方政府为了政治晋升或其他目的而产生的锦标赛竞争,而后者恰恰是中国特色的基本政治-经济体制的体现。

以“土地平面扩张、忽视以人为本的民生建设”为特点的城市化模式,主要特点:一、低价征地。地方政府依照法律给予的授权对农村集体土地进行低价征地,并将征收进来的土地纳入土地储备中心统一管理。二、高价拍地与成本价转让工业用地并举。将征收土地中的约20~30%进行商业用地与住宅用地的高价拍卖,拍地平均价格约高于土地拆迁成本价5~10倍;同时,划出40%左右的土地以协议价格转让并用于工业园区建设,工业用地协议价格一般接近或低于土地征用成本价。三、拍地所得除了偿还银行贷款,剩余纯收益部分作为资本金成立城市基础设施开发公司(即地方建设的融资平台),该类公司通常以无偿行政划拨的方式获得约30~40%的土地,并拿出小部分土地作为抵押,向银行贷款进行各类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这是城市面貌日新月异的金融血脉,其贷款一般占全部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的 70~80%,而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对GDP贡献达到30%左右。接下来进行新一轮的征地、拍地、成本价转让工业用地、行政划拨土地、土地抵押贷款等循环。

在这种城市化模式下,地方政府只对上级政府负责,其核心是追求GDP、忽视环境保护和失地农民等弱势群体的利益,产生了环境保护弱化、收入分配恶化和经济发展方式粗放等弊端,对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造成了严重的潜在危害。

扎根现实 真实研究

“经济学研究一定要符合现实感觉。”范教授谦虚地表示,由于自己的经济学基础不牢靠,西方经济学理论知识和框架在脑海里所剩不多,因而很注重对中国现实状况的认识和分析。“毛泽东为什么成功?”他说,相比王明的教条,毛泽东实事求是去分析现实,抛开一切理论框框的束缚,在不断思索与实践中为中国找出了一条适合国情的革命道路。范教授认为,现在经济学的许多研究,很大程度上是把西方的理论框架或假说简单引用进来、未仔细踏实分析中国国情,这对指导中国经济改革和发展会产生消极影响。

范教授是国内最早发现、引用新经济地理的少数学者之一,并做了不少开拓性工作。在其研究早期,他主要简单地将新经济地理学应用于中国区域间经济发展的实证研究。随着研究深入和对现实认识的加深,他发现改革中未完成的要素市场化是当前经济进一步发展的桎梏,要素配置的扭曲不仅降低了经济增长的效率,而且严重影响了社会分配的公平,使民众、社会媒体将当前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遇到的许多问题与矛盾错误地归罪于迄今为止的改革,致使许多改革举措推迟出台或错失最佳改革时机。

同时,范教授认为关系当前改革成败的关键是能否对当前城乡二元土地权利结构做出切实的,有利于保护农民土地权益的举措。自从安徽省小岗村试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来,政府在土地制度上倾向于将农民个人的土地产权做实这一方面政治智慧已越来越小。从这一点上讲,不进行政治-经济体制一盘棋的系统改革,经济发展与中国改革取得成功的前景不容乐观。

踏实研究 简单生活

从2001年至今,范教授发表的论文及专著40余项,主持、参与的课题15项,获得奖励10 余项,而且大部分成果都是在2008年以后取得。对于这样的成绩,范教授认为自己一是靠运气,二是选对了方向。他说,自己早期成果的取得与新经济地理学的兴起分不开,幸运地引导了国内学术界在这一方向的研究工作。同时,就国内研究而言,由于改革与经济发展的强大现实需要,每一个方向与领域都是一座金矿,有待于研究人员进去挖掘与耕耘,带着功利目的进行学术研究,肯定掘不到真正的宝贝。

面对外界的喧嚣与聒噪,范教授自有办法:“不去应酬,活得踏实、开心,也不会浪费时间。”

制图:实习编辑:责任编辑:

相关文章

文化校历

新闻分类

推荐视频

图说复旦

新闻排行

周排行 月排行

  • 联系我们
    fudan_news@163.com
    021-656422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