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首届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博士生论坛在复旦大学举行

作者:江玲摄影: 视频: 来源:社会科学基础部发布时间:2012-12-26

2012年12月23日,为了更好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由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研究院、社会科学基础部主办的上海市首届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博士生论坛在复旦大学光华楼东辅楼103举行。

论坛开幕式由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顾钰民教授主持。上海市教委德育处处长胡宝国宣布成立上海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协作组。复旦大学副校长林尚立教授做了题为“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报告。上海各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博士生导师以及博士生八十余人出席本届论坛。

胡宝国在会上指出,成立上海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协作组旨在加强高校间的交流与合作、加强导师间以及导师与博士生之间的交流与探讨、加强导师队伍建设以及加强对博士生的培养,从而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博士生论坛就是一种实践形式。

林尚立在报告中指出,具有学术共同体意识,并形成一个学术共同体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中的重要进程。十八大提出的理论自信、制度自信、道路自信就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现实基础,怎样在学理上把它说通、怎样用马克思主义理论解释当今人类和中国社会面临的问题,是我们学科的关键任务。林尚立分别阐述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和思想政治教育等各个二级学科的学术范畴,认为这些学科是一体的,可以称之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学”,马克思主义是一个综合性的学科,既有深度又有广度,我们要有充分的自信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推向前进。在博士生培养上,林尚立认为要注意两个问题,一是专业能力,即怎样把一般的现实问题转变为学术研究问题再转变为专业问题;二是科学方法,即我们的假设是什么以及采用什么样的分析工具的问题。他还强调,博士生的培养没有技巧,必须脚踏实地、实事求是。

会议第二阶段为分组研讨,按照“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与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分组进行了博士生论文交流与点评。顾钰民、陈锡喜、肖巍、邱柏生、杜艳华、余玉花、范宝舟、汪青松等教授分别主持了各分会场的研讨。各分组先由博士生简单阐述所提交论文的观点、思路,再由导师进行评论、指导,对论文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方向性的修改建议,并精彩回应了博士生提出的相关疑惑,会场气氛热烈。博士生们纷纷表示,本次论坛对自己论文素养和研究能力的提升具有重大意义。

制图:实习编辑:责任编辑:

相关文章

文化校历

新闻分类

推荐视频

图说复旦

新闻排行

周排行 月排行

  • 联系我们
    fudan_news@163.com
    021-656422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