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面转型中国 探索城市传播<br />“传播与中国”复旦论坛聚焦“可沟通城市”

作者:摄影: 视频: 来源:新闻文化网发布时间:2012-12-18

新闻中心讯 2012年12月14日,由复旦大学信息与传播研究中心和复旦大学新闻学院主办的第六届“传播与中国”复旦论坛正式开幕。本次论坛以“可沟通城市:理论建构与中国实践”为主题,吸引了国内外二十几所高校的近六十名专家和青年研究人员,在两天的会期内就“可沟通城市”、新传播生态受众、信息化城市、影像与城市空间等多个议题展开跨学科的交流和研讨。

首次全国范围的大型受众调查“新传播形态下的中国受众”将在本次论坛发布第一批研究报告。该调查是复旦大学信息与传播研究中心承担的复旦大学新闻学院“211”工程三期重点学科建设项目《中国当代社会变迁和大众传媒》子课题。研究项目直面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转型的现实问题,力图整合“受众-用户-公众”的概念框架,加深对中国媒介-受众-社会关系的理解。

研究发现中国的媒介生态格局发生了显著的变化,从受众使用最频繁的五种媒介排序来看,网络已经取代报纸,成为仅次于电视的第二位媒介类型。全国媒介使用地区性差异明显,地区经济发展程度差异之外,更多社会性因素得到体现,同为经济发达地区,上海机顶盒月花费几乎全国最低,而广东则高居全国首位,说明这种媒介消费更多地受当地运营商的服务状况、定价策略影响。

个体的媒介使用与媒介公信力评价、主观阶层认同、社会思潮取向等重要社会议题呈现出紧密而微妙的关联。调查显示,中国公众对自己所属的阶层认定普遍偏低,而经常使用手机和互联网的个体则与之相反,呈现出较高的主观阶层认同,研究者认为新媒体正与其它媒体共同构成了重塑中国公众阶层意识的重要力量。从媒介公信力评价来看,对传统媒体更为信任的人认为现在的社会问题没那么严重,表现出更为明显的政治犬儒主义情绪;而对互联网更为信任的人认为我国当前各类问题严重程度更高,有更强的参与感。从互联网使用动机来看,持自由主义倾向的人上网主要是为了获取信息和娱乐,而持新左派倾向的人则更倾向于表达和社交。

论坛围绕“可沟通城市”这一核心概念,在城市公共传播系统的政策理念和制度安排、中国情境下的“可沟通城市”指标评估体系的构建、城市传播研究的理论建构等研究维度展开。研究者力图搭建城市实体空间与想象空间研究的桥梁,重新认识城市和媒介的意义和关系,并对城市传播内涵进行了探索性的拓展。

圆桌论坛上陈映芳、李天纲、邱林川、黄怡、王晓渔、孙玮等多位学者将集中探讨可沟通城市的理念目标,在国内传播学第一次跨学科从哲学、社会学、传播学、建筑学多个领域共同探讨传播与城市的关系。

研究者聚焦上海、深圳、重庆、北京等中国城市的重要“样本”,呈现城市居民、中产阶层、新生代农民工、少数民族群体、青年群体等社会人群在城市空间和媒介使用中的特殊性。以上海为例,城市共同体的建构不仅存在于建筑居住一类实体空间,还发生在大众媒介这样的想象空间;不仅被编织进个体当下的日常生活,还渗透着历史的积累和记忆。

商业文化和消费作为上海都市生活一以贯之的显著特征,在全球化时代和新媒介生态语境下显现出丰富有趣的阐释空间。对于生活在城市的个体而言,消费是像语言一样的意义体系,个人的身份建构深受包括媒介消费在内的消费方式影响,流动人口、城市青年群体、中产阶层等对住房、网吧等场所的消费体现出这种复杂的关联。这些研究路径为理解中国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现实问题提供了参考。

“传播与中国”复旦论坛自2007年开办以来已经举办五届,先后就“媒介素养和公民素养”、“传播媒介与社会空间”、“1949-2009:共和国的媒介、媒介中的共和国”、“信息全球化时代的新闻报道:中国媒体的理念、制度与技术”、“交往与沟通:变迁中的城市”议题进行深入持续的研讨,形成了一系列有影响力的研究合辑,为建构中国本土传播理论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主办方复旦大学信息与传播研究中心成立于1984年,是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也是全国首批106个基地中唯一的传播学研究基地。该中心创建以来致力于中国本土传播理论建构和中国社会问题的研究,依托复旦大学,广邀海内外学者,推动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的发展,将“传播与中国”复旦论坛打造成一个具有全国乃至海外影响力的学术品牌。

制图:实习编辑:责任编辑:

相关文章

文化校历

新闻分类

推荐视频

图说复旦

新闻排行

周排行 月排行

  • 联系我们
    fudan_news@163.com
    021-656422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