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现代瑞典诗歌的出发点

作者:徐黎彤摄影: 视频: 来源:复旦新闻通讯社发布时间:2012-11-06

10月24日,著名瑞典诗人、小说家、文学评论家、前瑞典诺内贝尔文学奖评委会主席谢尔•埃斯普马克应邀在复旦大学进行了以“现代瑞典诗歌的出发点”为主题的讲座。讲座由复旦大学中文系主任陈思和主持,著名翻译家陈迈平及复旦大学中文系戴从芳老师担任讲座翻译。

讲座从“如一阵春风”吹进瑞典文坛的著名“流浪诗人”哈里•马丁松谈起。“通过一滴露水透视整个世界”的现代主义大师马丁松擅长以小见大,在微观中定位宏观世界。并用自己的经验、视野来进行创作。“你觉得春天或夏天仅仅像一阵微风 / 漂流的佛罗里达海藻有时在夏天开花 / 春夜里一只鹈鹕朝着荷兰飞去。”勾勒微缩自然景观所渲染出的意境,远胜过大段文字的描摹,这与中国古典诗歌相契合。马丁松不仅仅是一个诗人,他的自传体小说《荨麻开花》中对童年苦痛生活的追忆,已成为瑞典叙事文学的典范。晚年的马丁松回归到了自然和哲学之中。他1949年发表的作品《信风》展示出其善于观察、比喻的诗歌语言,并充满了哲学气息。1956年发表的长篇诗体小说《阿拉尼亚号》,用史诗般的语言描写了从地球逃亡的人类迷失方向的悲剧,充分表现出马丁松对人类必然走向死亡的悲观心态。

而超现实主义大师艾格洛夫则偏好从不断变化中,用破碎的文字,描摹那些庄严崇高的瞬间。他崇尚极度的简化和完全的疏离,在其作品中,物质被消除,充斥着神秘主义超脱而空灵的气息。在《心不在焉》一诗中,现象被摒弃,世界在秋色中淡成虚无,呈现出逐渐消减的视觉效果,充满消极而荒诞的美感。

当谈及上届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他的亲密朋友兼同门师兄托马斯特兰斯特罗默时,埃斯普马克先生认为他是一名谦逊而幽默的“隐形人”。他善用隐喻,用对感官的精确刻画来描绘不可名状之物。托马斯曾将重回往昔的自己比作一支矛,被拴在酒店的床上。围绕着诗人的时间,空间同时存在向心的意象运动,却又充满着由主体向外扩张的力量,形成了独特的风格。“醒来就像从梦中向下跳伞”,天才的向中心沉下的指向,引起了人们感官上的共鸣。

谢尔•埃斯普马克先生把以上三位诗人分别比作现代瑞典诗歌的“圣父”、“圣灵”、“圣婴”。强调了他们三位巨匠开辟了瑞典现代诗歌的出发点。并以自己为例,深入剖析了三位对于其诗歌创作的影响。尤其是艾格洛夫的“瞬间主义”把人从社会、家庭中剥离的写法,对他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即,虽然将人物碎片化处理,但为人物提供的背景环境又会将其活化,极度简化而不失鲜活。最后,他表示现代瑞典诗歌在三位巨匠的基础上不断继承发展,定会在启明星的指引下找到属于自己的星星。

在随后的提问环节中,谢尔•埃斯普马克先生分别就同学们提出的问题进行了回答。对于同学们最为关注的新一届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莫言,他如此评价其魔幻现实主义的风格,“马尔克斯仅仅是一个范例,他让莫言的创作合法化。而莫言的现实主义作品,结合了中国传统风格,那是些传奇的画本。”

 

制图:实习编辑:责任编辑:

相关文章

文化校历

新闻分类

推荐视频

图说复旦

新闻排行

周排行 月排行

  • 联系我们
    fudan_news@163.com
    021-656422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