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中青三代楷模共话学雷锋 170余支志愿者队伍将走进基层 复旦大学:党员开学第一课,学习雷锋好榜样

作者:王亚楠摄影: 视频: 来源:新闻文化网发布时间:2012-03-02

导语:经过了复旦“历史上最长的”寒假,党员学子们又准备好迎来历史上“最火热的三月”——复旦“学雷锋月”。弘扬雷锋精神,参与志愿服务已经融入复旦学子的日常学习与生活中,成为了复旦人的一种生活方式,校园里的一股早春暖风。

新闻中心讯 3月1日晚18:30,复旦大学光华楼东辅楼202报告厅座无虚席,400余位复旦大学学生党员齐聚一堂,共同聆听新学期开学的第一节主题党课——“传承雷锋精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老、中、青三代学雷锋楷模先后走上讲台,和复旦大学的党员学生分享了自己学习、践行雷锋精神的事迹和感受。

校党委副书记刘建中出席了当天的主题党课并致辞。她要求,全体学生党员不仅要在课堂里学,更要走出课堂,走向社会,用行动学。刘建中强调,学生党员应自觉传承与弘扬雷锋精神,提高思想道德水平,积极参与各项“学雷锋”活动和公益志愿服务,努力成为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传承者、良好社会新风尚的创造者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模范实践者。

三代楷模共话“学雷锋”

80-90年代的全国劳动模范、原上海第一百货商店营业员马桂宁,为大家回顾了了他创造的“马式服务法”、“一把准”绝活的历史,用真实的故事和案例讲述了了自己“满腔热情”对待顾客、兢兢业业爱岗奉献,普通并不等于平凡等对与雷锋精神的深刻理解。

武警上海市总队一支队十中队副指导员蒋可鹏,向大家详细报告了30年来一支队十中队官兵在南京路沿线继承好八连传统、模范践行雷锋精神、忠于职守、服务人民、无私奉献的先进事迹。当蒋可鹏说起,自己因为部队执勤、世博安保、世游赛安保等任务三次推迟婚期,引发了恋人的不满与动摇,最终恋人来到部队看到了他的辛苦与奉献,义无反顾与他完婚的故事时,同学们爆发出了热烈的掌声。一个个真实而鲜活的故事,打动和感染了在场的所有听众,也让同学们感受到了雷锋精神中所包含的大爱和真情。

1989年出生的上海医学院法医学系07级本科生周姝同学,是复旦学生“身边的雷锋”。这位出生于单亲、困难家庭的女生,为同学们讲述了自己连续11年照顾和关怀闸北福利院的熊秀英、袁双麟两位老人的故事。她用朴实的语言道出了自己对雷锋精神的深刻感悟:“当你照亮别人的生活时,也照亮了自己的生活”;“奉献本身就是一种快乐”…… 这些真实的感受获得了在场同学的广泛共鸣。

专家点评:弘扬雷锋精神的终极目的在于促进民众幸福与社会和谐

资深社会学者、复旦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副院长顾东辉教授,在当天的党课上从学理高度点评了各位嘉宾的事迹报告,并为学生们解读了雷锋精神的时代内涵和社会意义。

顾东辉认为,雷锋精神本质是一种“利他”精神,要求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的同时,相互帮助。他表示,当代学雷锋,要做“大公无私实际上是很难的”,但应大力提倡并努力实现“大公小私,先公后私”。他指出,在当代中国,领悟和弘扬雷锋精神,需要每个人认识到“利他”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基于“善”的本性,展示“爱”的行为,牺牲自我的“小幸福”,推进社会的“大福利”。不仅在认识层面上接受“利他”价值,而且在行为层面开展行动。

顾教授特别强调,学习雷锋需要常态化,需要绝大大多数社会成员的积极参与,需要在各个领域、由各类主题营造“学雷锋的场境”。“特别是需要通过学雷锋构建有利于人的价值与社会贡献统一的机制,鼓励个人价值融入社会价值,在鼓励民众自助与利他的同时推进宏观场境的优化,最终实现民众的个人幸福与社会的整体和谐”,顾东辉总结道,“处理好了我们的利他情怀与责任意识,把这些融入到平时的生活工作中,整个社会的感觉,个人的幸福感、安全感、温暖程度、和谐程度、生活质量才会进入一个幸福内化的层面。”

复旦学子会后谈感悟:对于今后指导生活学习很有必要。

会议期间,同学们认真聆听,很多同学甚至用笔记记下自己需要学习的理论点,还有的同学针对自己迷茫之处向在场嘉宾请教,嘉宾一一详细解答,一位同学问为什么中国倡导雷锋精神50年,其社会信任度为什么逐年下滑,顾教授对此解答道:“信任确实比早年有了一定的下滑……我们的社会在发展,社会发展带来成就的同时,也出现了问题。社会发展永远都是付出成本的,其中的一个成本就是人心问题。”人与社会在变化,而制度没有做出相应的改变。“老的制度还没有适应好新的(社会)环境,所以制度与人没有处于一种适应性的阶段,所以造成现在信任缺失的实事,例如现在兄弟之间借钱都要写借据,……这是我们制度发展不完善才出现的问题。”最后,顾教授寄语全体青年为改变这种现象进自己的一份力。

在党课结束之后,同学们纷纷畅谈自己的心得体会。电子信息科学系大一学生李季在接受采访时说,“现在连老人摔倒要不要扶都有了争议,整个社会道德风气是值得我们反省的……我认为雷锋精神最本质的一点就是助人为乐。提倡雷锋精神,鼓励助人为乐的精神是绝对没错的。”每个同学的眼中都有自己的雷锋,也有自己行善的标准,材料科学系的周铭同学对此的理解是:“雷锋精神就是在力所能及的范围里,不吝啬自己的能力,尽全力帮助他人。在现当代学习雷锋精神比较困难,主要是因为我们,我们经常是为了学雷锋而学雷锋,(缺乏主观能动性),所以我们可以(淡化本本上的精神或口号),把雷锋精神真正落实在生活实践中。”世界经济系的杨尧同学深思片刻则说道,“我认为学习雷锋精神是靠潜移默化的,我们时时刻刻都需要学习它。”而所谓的“潜移默化” 正是雷锋精神对学生的影响方式。李万里同学则用这样的概括了自己的感受:“‘学习雷锋好榜样,艰苦奋斗不能忘……’这首歌是小学三年级的时候学的,好久都不唱了,今晚课后,我又将它唱了一遍,不为其他,只为自己。我相信它将在我心中久久徘徊。雷锋是时代标兵,但是它也是中华大地上的一朵道德之花,雷锋精神永不褪色!”

另外,新闻系研一同学方甜在回复邮件中,提及自己所参加的一项针对在校大学生的关于“雷锋精神”的电话调查。她说,“首先,我发现大家一般都是通过学校教育熟知雷锋和雷锋精神的,虽然大家对雷锋精神的内涵的认识有些不同,但助人为乐往往被认为是雷锋精神最主要的内容。其次,大家对于雷锋精神都持肯定态度,不过在学习雷锋同志帮助人时,很多人提到了“量力而为”。在帮助人的方式上,我们不一定要像雷锋那样丝毫不顾个人利益,在日常小事中多为他人着想也是一种美德,也是助人的一种方式。其实,学雷锋完全可以常态化的。”

在国际歌音乐奏响的一刻,每个同学都肃然起立,伴随着国际歌沉缓的旋律体味着今天的党课主题。

复旦“学雷锋月”全面启动:学雷锋,在行动

以3月1日的这次主题党课为标志,按照中央和教育部的有关要求和部署,复旦大学全面启动了各项“学雷锋”活动。由于3月5日前后以及整个3月各类活动和项目频密,不少复旦师生都笑称这个3月为春天里的“学雷锋月”。

在当天的党课上,首批长期坚持开展校园、社区志愿公益服务的学生党支部被命名为复旦大学“学雷锋党支部”。授课结束后,武警一支队十中队则授予证书,成为“复旦‘学雷锋党支部’校外导师团”,老劳模马桂宁则被复旦大学正式聘任为“复旦学生党建特邀指导教师”。据悉,这些“学雷锋”党支部将3月起,与部队和其他校外单位定期联合开展以公益社区服务为主的各类“学雷锋”活动,并实现活动的常态化、机制化。

据介绍,目前复旦大学共有170余支学生自发组成志愿者服务队,长年在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学校、医院病房、残障人士家庭、阳光之家、街道广场、社区或全国多个贫困地区的中小学校开展定期志愿服务工作。安徽颍上、沂蒙山区(1993年至今)、河北易县(1996年至今)、宁夏西吉(1998年至今)支教,复旦法律援助志愿者服务(1996年至今)、浦东新区环保公益项目等20余个项目已持续10年以上,以院系、学生社团为纽带,这些践行“雷锋精神”的志愿者服务被一代代复旦人薪火传承,守望接力。

而据复旦大学学生工作部透露,在3月5日当天,预计会有30多个复旦学生组成的志愿者服务团队走出校园进行公益志愿服务,以实际行动响应“学雷锋”的号召。复旦大学学生党员地铁志愿者活动也将在3月5日正式启动,在实践中践行“雷锋精神”。各院系也纷纷开展“学雷锋”活动。例如外文学院将开展的“玻璃女孩”关爱活动;信息学院团队将前往临汾医院继续开展对病危病人的“临终关怀”;法学院“复旦法援”团队将扩大定点值班、普法宣传活动的规模等等。更多的复旦人将用自己的所学知识,走近特殊人群,走进基层社区,用实际行动去学习雷锋。

复旦学生自主注册的学雷锋主题网站当日上线

与此同时,为了更好地纪念雷锋逝世50周年,为“雷锋精神”的传承和弘扬提供方便的网络平台,有复旦学生自发注册、自发组织开发的“复旦学雷锋专题网站”,也与3月1日正式上线,与复旦学生见面。

据网站负责人介绍,该网站将打造“三大平台”:雷锋故事与雷锋文化的展示传承平台;雷锋精神研究的数据资料平台;复旦师生实践雷锋精神,策划、组织和实施志愿公益项目的发布交流平台。

制图:实习编辑:责任编辑:

相关文章

文化校历

新闻分类

推荐视频

图说复旦

新闻排行

周排行 月排行

  • 联系我们
    fudan_news@163.com
    021-656422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