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仁伟:中国为什么要发展“丝路电商”?

作者:黄仁伟摄影: 视频: 来源:上观新闻 2024年12月1日发布时间:2024-12-03

“丝路电商”是“一带一路”与跨国电商相结合的国际贸易新业态,也是服务贸易、数字贸易与传统商品贸易相结合的新模式,又是产业链、供应链、资金链“三合一”的新路径。从全球市场格局的发展趋势看,发展“丝路电商”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今天,我就围绕发展“丝路电商”的意义和路径跟大家进行分享和交流。

“丝路电商”以超常发展迅速崛起

“丝路电商”呈现爆发式井喷增长,其背景是世界经济总体低迷、新冠疫情影响、贸易保护主义政策盛行等因素的出现,这些因素对传统商品贸易形成严重阻碍。“丝路电商”的崛起是贸易业态的“柳暗花明又一村”,属于新型贸易业态。

“丝路电商”以超常发展迅速崛起,跨越各种障碍,海外仓等新工具蓬勃发展,表现出强大的生命力。2023年跨境电商进出口增长15.6%,占同期货物贸易进出口的5.7%;据海关统计,今年前三季度,我国出口电动汽车、锂电池和光伏产品7578.3亿元,占我国出口总值的4.1%。由此形成中国打破贸易保护主义壁垒的两把利剑。

“丝路电商”在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增长率和占比远高于一般跨境电商。2023年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把“丝路电商”列为未来十年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八项战略行动之一。“丝路电商”与“一带一路”、电子商务、市场规模等优势结合,形成新的红利机遇。

以“丝路电商”为主体,中国已经成为全球跨境电商生态链最完整的国家。“丝路电商”为跨境电商提供强大动力,跨境电商为“丝路电商”开辟广阔前景。至2023年底,我国已与30个国家签署电子商务合作备忘录。以“丝路电商”为主体的贸易伙伴和销售网络覆盖220多个国家和地区;海外仓超过2500个;电商站点超过20万个;物流、支付、快递等第三方服务商的全球客户上百万个。此外,综合试验区内的“丝路电商”产业园超过1000个,其功能包括物流、支付、金融、报关、孵化、信息等综合服务。由此,货物贸易、数字贸易、服务贸易的“三位一体”新业态初步成形。 

“丝路电商”在全国蓬勃发展的势头喜人。企业主体数量呈高速增长态势。2023年,商务部统计“丝路电商”企业有12万家,海关统计为65000家。东南沿海六省(广东、浙江、山东、江苏、福建、上海)“丝路电商”贸易额都在3000亿元至1万亿元人民币的规模。

在我看来,“丝路电商”概念实际上包含了三方面的内涵:一、“丝路电商”是“一带一路”与“跨境电商”二者的高度结合;二、“丝路电商”不是一般的跨境电商,而是与数字贸易、服务贸易、产业链延伸相结合的新型贸易形态;三、“丝路电商”将创新贸易规则,使发展中国家和“全球南方”获得更加公正的国际贸易秩序。

为何要在上海创建“丝路电商”合作先行区

在全球产业链重构和地缘政治因素的影响下,近年来中国在美国和欧盟市场的份额均出现下降。历来以欧美市场为主要出口对象的上海口岸遭遇多年未见的市场“寒流”。从全局发展的需要出发,2023年10月国务院批复上海市率先创建“丝路电商”合作先行区(以下简称“先行区”)方案。

上海“先行区”方案包括扩大电子商务领域的开放度,营造先行先试环境,大力推进国际和区域交流合作,RCEP、FTA,CPTPP、DEPA、WTO等国际经济合作机制得到进一步落实。上海“先行区”的成功运行将提升我国在全球数字贸易领域的话语权,把制度型开放体现在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建构上。 

“丝路电商”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的支持。近年来,我国政府连续出台一系列政策为“丝路电商”保驾护航,支持它做大做强。2023年以来,国务院办公厅、财政部、海关总署、税务总局、国家发展改革委、交通运输部、商务部、市场监管总局等国家有关部门连续下文支持“丝路电商”的发展,覆盖退税、B2B、知识产权和品牌保护、产业链和产业带、拼箱作业、线上电子税务、跨关区退货、内外贸结合电商、先行区体制机制创新等多方面多领域。在中央政策的推动下,各省也纷纷出台有关“丝路电商”的发展规划和激励政策。这些均为上海“先行区”提供了强大支撑。

概言之,“丝路电商”发展已具备市场动力、良好环境、规范体系、政府支持等有利条件,正处于井喷式发展的起点上。上海承担着先行先试的历史重担,以“先行区”为全国乃至国际社会提供经验和范例。 

上海“先行区”最重要的功能是提出“丝路电商”的行业标准规范,与制度型开放和高质量发展同步并行。至2023年底,在“丝路电商”领域出台的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团体标准、企业标准等共计100余项,涉及风险评估、供应链安全、数字化通关、知识产权鉴定、海外仓运营、品牌出海、经营规范、售后服务、平台服务、人员培训、包裹检测、物流信息等各领域规则和标准。对这些标准进行统一规范,有利于为“丝路电商”规范发展打下基础,确保其可持续地顺利运行。

“丝路电商”如何实现新突破

尽管“丝路电商”已经取得重大进展,但是仍面临新的挑战。从宏观上看,全球经济复苏艰难制约着产业扩张,地缘政治风险的不确定性继续上升,贸易保护主义和国际资金短缺尚未好转,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报告,2023年全球发布了3000项贸易限制措施。此外,各国数字贸易水平参差不齐,能力不平衡,利益诉求不一致,由此造成国际规则门槛抬高,跨境电商难以达成共识。中国虽然有最大的国内电子商务市场,但是在国际市场上缺乏规制话语权,“丝路电商”受到各方面的严重压力。

从微观来看,尽管中国电商“出海四小龙”增长迅速,但是与亚马逊等全球电商巨头相比,仍有相当距离。“出海”平台受到摩擦和歧视性监管增多,各国利用法规和市场准入原则查处所谓“漏洞”,如数据安全、危害青少年、信息操纵、冲击本土市场等,对中国电商平台进行有形无形的压制。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国电商平台实际上面临着市场竞争和意识形态双重因素打压。  

因此,“丝路电商”必须在已有的发展基础上,向更开放、高质量以及本地化的方向发展。在未来几年中,需要在以下方面取得突破:

一、改变“中国制造—亚马逊销售”的模式,重构全球跨境电商发展格局。其中,最主要的就是推动平台出海与构建全托管模式。中国电商平台面临打压是现实,但我们必须奋力追赶,除此别无他法。目前,中国电商平台“出海四小龙”等头部企业在国内已经占有很大市场份额,而平台出海的最重要路径就是在“丝路电商”中构建全托管模式。比如,深圳创新全模式阳光化公共服务平台;杭州拥有全国2/3的平台,创新“一点退全国”的跨关区退货新模式;宁波创新电商出口前置仓监管新模式;成都发布“丝路电商9810模式”退税标准流程,等等。这些创新模式引导“丝路电商”市场迭代更新,促进供应链和产业链结合,降低企业出海的门槛和成本投入。 

二、加快人工智能与“丝路电商”的结合,促进“丝路电商”生态赋能全链路。AI技术的快速迭代赋予“丝路电商”创新势能和潜力。AI技术引领“丝路电商”的跨越式发展,以适应海量数据支撑的数字化新商业模式。“丝路电商”的新质生产力就在于数据化能力和数据供应链,能够在所有环节共享数据红利,从而形成从单点到多元化场景的生成式AI浪潮。所谓“全链路”就是供应链端(设计、生产、仓储、物流)、运营端(文案、营销、广告、客服、售后、直播)、消费端(选品、价格)的“三端”一体化。随着平台AI工具的迅速普及,阿里、中国制造网、TikTok等正在朝着“三端”一体化向纵深发展。

三、加快形成“丝路电商+产业带”组合,打造新型跨国产业体系。“丝路电商+产业带”是新业态和优质供应链相结合,有助于打造创新型产业体系。在国务院、商务部的大力支持下,B2B运营方式正在促进传统产业组团出海,加快园区建设,推动外贸数字化升级,发展“丝路电商”产业带。自2015年杭州建立首个跨境电商综试区,到2024年全国共建有165个综试区,形成各具区域专业化特征的电商生态。未来,需要进一步加深平台与产业链合作,制定产业带规划,由龙头企业引领,结合本地特色产业,建立产业带企业清单,推动重点企业上线,形成一批跨境电商特色产业带。 

四、参与国际监管跨境数据流动治理。“丝路电商”离不开跨境数据流动,目前国际上有各种治理模式,如美国的“自由流动+限制措施+双重标准”模式,欧盟的“人权优先+域内流动+域外管辖”模式,俄罗斯的“数据主权优先+严格本地化存储”模式,中国的“重视数据主权+安全与发展并重”模式等。“丝路电商”必须摆脱数据跨境流动的困境,有序打破数据流动壁垒,缩小治理诉求差异,降低跨境数据判定难度,改变税收征管制度滞后状态,并扭转国际规则碎片化的趋势。为此,首先要从国内做起,2023年5月“中国制造网”首创跨境电商数据合规出境案例,为“丝路电商”数据流动提供了经验。下一步,我国将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合作创立跨境电商数据流动规则。 

五、“丝路电商”亟须强化国际物流供应链控制力。目前“丝路电商”的物流集中度低,处于散乱竞争状态,造成海外物流控制力弱,全球资源配置能力不足,成为“丝路电商”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之一。中国在国际货运物流市场上需求量巨大,对外依存度高,应建立自己的强大国际物流网络和具备整合全链条能力的物流供应链企业,积极探索物流供应链的国际组合能力,逐步取得国际物流定价权。

六、出海服务本土化是“丝路电商”获得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关键。“丝路电商”发展的新趋势就是电商平台在海外市场服务的本土化。本土化运营需要全链路资源,以“联合舰队”整体战斗力拓展全球市场。它需要跨境支付服务、出海合规服务、技术出海服务能力的全面提升。“一带一路”国家新兴市场之间存在着较大差距,如合规标准、不确定性、国际运营经验、服务竞争力,还存在着各种风险,如海外用工、汇兑管制、税务合规、平台监管、知识产权与品牌等。跨境电商的全链路深度本土化趋势,要求加强本土运营能力建设,包括前端运营、后端供应链、企业管理等深度融合、双向渗透。 

七、与“绿色丝路”并行发展,提升“丝路电商”绿色竞争力。绿色贸易正在成为国际贸易的发展方向,它与数字贸易相结合就形成了“丝路电商”的新赛道。目前,中国在世界市场上的新产品,如新能源车、小众体育运动、可穿戴智能硬件、智能家居、绿色环保材料、绿色能源设备、电动工具套装、柔性生产机械等智能化装备和消费品,特别适合“丝路电商”的运营方式。此外,还要构建“丝路电商”绿色供应链,包括绿色采购、绿色制造、绿色营销、绿色物流、绿色回收,等等。 

八、以“丝路电商”为尖兵,拓展中国式跨境电商的全球服务。全球化与本土化相结合的中国式物流服务商应该具备数字化信息系统、海外仓储物流网络、高效本土配送能力、一体化供应链服务。由此形成供应链优势、技术算法优势、国内运营经验、出海电商价值链等优势相结合的主导地位。这种主导地位会经历从国内市场出发、经过“一带一路”市场到全球市场的三段式阶梯发展。它既有纵向深化,如跨境支付、营销、产业带等,又有横向拓展,如平台合作、对外投资并购等,形成纵横交错的电商贸易网络。“丝路电商”带动内外贸一体化,包括形成全球市场与中国市场的纽带,从贸易型企业到产业带、企业群的转换,从地方特产到全球知名品牌的升级,最终推动形成中国面向世界各大洲的产业带。 

概言之,“丝路电商”的发展路径具有“五化”特征,即数字化、本土化、园区化、绿色化、全球化。这是“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带动中国对外开放新格局向纵深发展。由此,“丝路电商”、企业出海和“一带一路”将构成掎角之势,成为未来十年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联动的重要引擎。 

(作者黄仁伟,复旦大学特聘教授、复旦大学一带一路及全球治理研究院常务副院长,上海社会科学院原副院长。)

制图:实习编辑:严静雯责任编辑:李斯嘉

相关文章

文化校历

新闻分类

新闻排行

周排行 月排行

  • 联系我们
    fudan_news@163.com
    021-656422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