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凯:优化新质生产力发展的人才培育生态

作者:姚凯摄影: 视频: 来源:《国家治理》2024年13期发布时间:2024-07-19

新质生产力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离不开与之相适应的人才支撑,人才作为第一资源是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关键驱动要素。通过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形成与新质生产力发展相适应的生产关系,构筑适宜新质生产力发展的人才生态环境,促进人才要素顺畅、高效和高质量流动集聚,对充分激发人才活力、赋能新质生产力具有重要意义。

人才是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关键要素

新质生产力是创新起主导作用,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生产力发展路径,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加快发展创新起主导作用、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的新质生产力,离不开人才的支撑。

发展新质生产力需要能够形成新质生产力和服务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各种创新人才,包括直接创造新质生产力的人才和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提供服务的人才,其中前者包括:创造新质生产力的战略人才、领军人才和青年科学家,拥有数智技术能力、操作技能和管理能力的复合型人才,熟练掌握新质生产资料的应用型人才[1];后者则主要指适应新质生产力市场实现价值的创新型服务人才。人才是新质生产力形成和发展中的关键主体,起到重要的支撑作用。人才是创新能力的源泉,能够凭借创新思维和科技研发能力,成为新技术、新产品和新服务的主要创造者和推动者;创造性人才是技术革新的引领者,掌握前沿科技和颠覆性技术,引领产业发展和升级;创新型服务人才善于将专业知识转化为实际应用,提高生产效率,不断适应新质生产力的变化,为生产力的持续发展注入动力。

以新型生产关系激活生态内部活力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新质生产力发展需要形成能够激发人才要素创新活力的新型生产关系,须打通人才要素自由流动的制度障碍,以更加高效的要素配置形成有利于创新的生态环境。新型生产关系是在新技术革命和产业变革背景下形成的,更加注重人才的主体性、创造性和协同性。

在传统生产关系中,劳动者往往被束缚在固定的岗位和职责上,其创新潜力和活力受到限制,而新型生产关系则通过更加灵活的组织形式、激励机制和合作模式,打破固有的束缚,改变劳动者的角色和地位,为人才发展提供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机会,也为整个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提出“任何新的生产力,只要它不仅仅是现有生产力的量的扩大(例如开垦新的土地),都会引起分工的进一步的发展”,在新的生产力的推动下,新的社会分工形式将不断涌现,而适应这种新质生产力的生产关系也将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新质生产力在不同产业、不同行业、不同领域会展现出不同的形态,这也将催生更多新业态的涌现。新型生产关系应鼓励人才之间开展跨学科、跨领域、跨机构的合作与交流,支持多元化人才、非标准人才等的成长和发展。

新型生产关系是在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不能一蹴而就,而是需要营造科技、金融、人才、数据、信息等各类要素协同发展的大市场生态,打破不适应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制度障碍,让新型生产关系在市场发展过程中逐渐自然发展形成。

多措并举构筑适宜新质生产力发展的人才生态环境

“三位一体”深度协同夯实人才支撑

新质生产力是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不是简单按照传统路径进行产业升级或结构转型“做加法”的业态概念。新质生产力发展需要紧扣产业发展需求,以坚实的产业人才支撑推进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的产业体系形成,这就要求产才协同要“实”。科技创新发展是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而自主创新能力是科技创新的内核。必须构建一个与新质生产力发展相匹配的以教育、科技、人才为核心的,三者深度协同发展的创新生态体系和人才生态环境。

首先,从源头上强化人才的自主培养能力。教育作为培养人才的摇篮,必须紧跟科技创新的步伐,不断优化教育内容和方式,将最新的科技知识和技术融入到教育体系中,培养出既具备扎实理论基础又具备实践操作能力的科技创新人才。同时,还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跨界融合能力,使他们能够在多元化的知识领域中寻找创新的灵感和突破点。大力实施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计划,面向未来,积极培养具有家国情怀、德才兼备、具有国际视野和科学精神的卓越人才和青年科学家。

其次,发挥企业在科技创新中的主体作用。企业是科技创新的主体,也是创新成果的应用者和推广者。因此,要鼓励企业加大科技研发投入,加强原始创新和核心技术研发,形成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竞争力。同时,还需要完善科技创新服务体系,为企业提供高效便捷的科技服务,打通知识、技术、能力、资金、人才、政策等要素在科技创新市场上的加快集聚和自由流动。

第三,实现创新主体间的共享互联相通,形成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良性循环机制。政府、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等各方应加强合作,形成创新合力。政府应提供政策支持和资金扶持,为科技创新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企业应加强与高校和科研机构的合作,共同开展技术研发和成果转化。高校和科研机构则应将科技创新与人才培养紧密结合,为社会输送更多的科技创新人才。

“四链”深度融合赋能未来新增长极

创新驱动要求产业人才发展要“新”要“高”。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是新质生产力形成和发展的背景,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积极培育新能源、新材料、先进制造、电子信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积极培育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增强发展新动能”,释放了以“增强发展新动能”助力高质量发展的鲜明信号。要围绕未来产业的创新发展,积极科学布局产业链、创新链、资金链和人才链“四链”深度融合,为教育科技人才协同发展提供新网络、新平台和新发展空间,创造适宜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新型人才生态环境。

坚持全面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的目标导向,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应瞄准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布局建设未来产业三大方向。传统产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本盘”,通过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可以推动其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发展,提高产品质量和附加值。新兴产业是引领未来发展的动力源,要通过不断的技术突破和模式创新,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新兴产业。前瞻性地布局建设未来产业,抢占科技制高点,为未来的经济社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聚焦行业关键领域和核心技术,特别是针对那些制约产业发展的关键技术,提升产业链和供应链的韧性及安全水平。重视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围绕具有先发优势的潜在关键技术和引领未来产业的前沿技术,加强战略谋划和前瞻布局,在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之间打通联合研发的通道,发挥资本赋能作用,助力重点环节企业打通产业链、创新链、资金链和人才链,对投入大、需求少、周期长的创新性研究提供配套的支持和保障。

统一要素大市场畅通人才要素循环

新质生产力发展对人才的需求趋向于高端化、专业化和多元化,通过鼓励人才合理流动和柔性流动,推进优化人才生态建设,提升创新要素利用效能。应从人才评价、使用、流动、奖励等方面形成柔性开放的基础规则,在制度、管理、服务、信息等方面形成统一的基本标准,引导更多创新资源向战略性新兴产业及未来产业集聚。这就要求政府牵头统筹各部门资源,联合高校、科创园区、企业等创新主体和科技创新企业市场主体,联合集结各类科研优势组织形成产学研协同人才培养力量,共同搭建协同研发平台、科技成果转化平台、科技融资平台等,打通教育、科研、人才和市场主体之间的通道,通过市场化项目将科研和人才培养项目与市场、投融资、生产管理团队对接,制定完善科学合理的成果转化标准、流程和操作指南,同时鼓励和引导财政资金、银行理财基金、社保资金、国有企业、科研机构、民营中小企业和其他多种社会资源参与到科技创新活动和创新人才培育中,让市场机制充分发挥作用促进各类要素与人才要素协同流动、协作开发和高效利用。消除地域限制、户籍制度等障碍,打破人才流动的壁垒,促进人才要素的自由流动,建立全国范围内的人才信息共享平台,推动人才资源的优化配置。

以开放包容的制度保障良好人才环境

新质生产力的形成和发展依赖于科技创新,而人才是科技创新活动中的根本力量,这就更加强调人才队伍需要具备创新精神和责任担当,需要具备“敢为人先”的勇气和毅力。科技创新活动是一个漫长且困难的过程,这个过程中需要包括资本、技术、政策等各类要素的长期支持,新质生产力发展既需要科技创新和人才要素的合理配置,也需要营造“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开放包容的制度安排。

一方面,应坚持全面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的目标导向,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应瞄准国家战略需求和市场需求,聚焦行业关键领域和核心技术、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在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之间打通联合研发的通道,助力重点环节企业打通资金链、人才链和创新链,对投入大、需求少、周期长的研发提供相应支持和保障,延长基础性研究、开创性研究项目实施周期,完善科研管理办法,充分考虑项目的创新和成长潜力,突破传统方式对项目进行考评限制,构建完善的容错机制。

另一方面,加大对于中小微科创企业的支持,充分发挥企业的市场主体作用,打造“热带雨林式”的创新创业生态,以项目为牵引,贯通人才和产业、科技、金融政策,助力人才创业提速增效,针对落地企业或重大项目,给予在项目落地、科技研发、知识产权、投融资等方面的一揽子支持,注重人才政策的周期性和科学性。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特别强调“以进促稳”和“先立后破”的工作思路,塑造新质生产力欲速则不达。新质生产力的形成和发展将带来新一轮技术迭代和颠覆性创新,产业技术结构日趋复杂,进一步带来人才需求和供给结构变化,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生产技术将让传统重复性工作被替代,这就要求逐渐形成配套相关的人才转型培养机制,搭建人才持续学习和继续教育通道,稳中有进地形成适应创新性工作的劳动力结构。

形成新质生产力发展的人才雁阵空间格局

我国既有发挥市场经济效率的基础,又有党的集中统一领导下的新型举国体制优势,这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必然要求,是实现科技自立自强的现实需要,也是形成新质生产关系的重要基础。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和产业结构的深刻变革,人才资源的合理配置显得尤为重要。为推动持续发展并适应不断变化的国际竞争和产业革命,必须精心构建和优化人才雁阵格局。深入理解和把握不同地区、不同产业的特定需求,在此基础上实现人才与产业之间的深度融合,形成强大的整体合力,并优化人才资源的配置。为了抓住当前的发展机遇,应避免盲目跟风,防止因“一拥而上”而导致的资源错配和重复投资,以严谨、稳重和理性的态度,精准地管理和利用人才资源,为我国持续发展和增强国际竞争力提供坚实支撑。

以北京、上海和深圳为首的“领头雁”城市,要充分发挥领航作用,率先深化改革,塑造新型生产关系,并加速新质生产力的培育与发展。发挥策源地作用,围绕提升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目标,专注增强科技创新策源功能。同时,促进区域产业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深化京津冀、长三角和粤港澳都市圈核心城市功能,积极探索与其他更广泛区域的高效对接路径。为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需共建跨区域科创平台网络,强化企业在科技创新中的主体地位,依托具备全球竞争力的科技创新企业和科研院所,发挥区域协同优势,推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加速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

(本文作者为复旦大学全球科创人才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教授,上海市人才理论研究基地首席专家;本文是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大数据时代国际人才集聚及中国战略对策研究”的阶段性成果;上海建桥学院副教授李显显对本文亦有重要贡献)


制图:实习编辑:苏尧祎责任编辑:李斯嘉

相关文章

文化校历

新闻分类

新闻排行

周排行 月排行

  • 联系我们
    fudan_news@163.com
    021-656422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