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凯:厚植人才成长沃土

作者:姚凯摄影: 视频: 来源:《解放日报》 2022年09月20日 第7版发布时间:2022-09-20

在深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进程中,上海肩负建设高水平人才高地的战略重任;在构建新时代人才发展战略布局中,上海发挥“头雁引领”关键作用。

下一步,应当着力厚植战略人才成长沃土,不断提升人才自主培养能力,积极构建高水平人才成长梯队,加快形成富有全球竞争力的战略人才竞争优势。

第一,探索持续性和周期性的支持机制,培养和造就战略科学家。

战略科学家的研究项目不是“短平快”的,而是具有开拓性、周期长、耗资大等特点。围绕“中国天眼”项目,南仁东和团队光选址就花了12年,整个项目历经20多年。

第二,充分激发用人主体作用,形成人才蓬勃发展的动力源泉。

作为主导美国科技发展的公共机构,NASA(美国航空航天局)将大量科技计划项目交给设于大学、公司中的研究机构,进而催生了一批科技巨头,也为硅谷成为全球创新中心奠定了基础。

上海拥有一批国家级科研平台、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和科技领军企业,应当进一步发挥科创园区、企业和平台作用,重点围绕人工智能、量子信息、集成电路、生命健康、脑科学、生物育种、空天科技、深地深海等前沿领域,搭建产学研融通、全方位支持的人才培养通道。

第三,创新高校人才培养机制,强化人才自主培养能力。

上海具有丰富的高校资源,理应进一步探索完善科创素养培养机制,提升学生大范围、大跨度选择感兴趣课程的自主权,增强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和创新技能的培养和考核。

同时,通过学分互认、校友推介等多渠道,面向全球招募优秀研究生,加大对具有关键领域研究和从业背景留学生的考察和选拔,并建立“青年人才数据库”,及时挖掘和选拔具有成长潜力的科创人才和团队。

第四,推进产学研深度融合,畅通卓越工程师培养路径。

当前,卓越工程师的培养主要集中在本科以上层面,相对缺乏职业教育层面的选拔和培养通道。事实上,职业院校擅长培养动手能力强的技能型人才,而研究型高校更多培养理论型人才。优秀工程师是“二者皆有”的复合型人才。

建议在部分大学工程专业中展开试点,提升职业教育和本科教育贯通水平,通过综合考评模式招录优秀职校学生进入本科学习,延伸职业人才选拔和培养价值链,助力职业教育提质培优、增值赋能。

要深入推进校企融合,进一步为“专精特新”企业工程师提供深造机会,进行定制化、精细化、专业化培养。同时,将校外实践资源引入校内,进一步提升实训培养质量,如引入“华为认证”等具有标杆效应、市场广泛认可、跨领域、多技术融合的企业认证。

(作者为复旦大学全球科创人才发展中心主任、教授,上海市人才理论研究基地首席专家)

制图:实习编辑:孙一诺责任编辑:李斯嘉

相关文章

文化校历

新闻分类

新闻排行

周排行 月排行

  • 联系我们
    fudan_news@163.com
    021-656422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