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长忠:今天我们重新认识“小我与大我”

作者:郑长忠摄影: 视频: 来源:上观新闻 2022年9月1日发布时间:2022-09-02

从心理学角度来看,“小我”与“大我”这一对关系对人的心理健康建设来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基础性命题。

根据学校与课程的安排,今天由我给大家上课。这节课,我们要讨论的主题是“小我与大我”。大家听到这个题目,一定会想,这样的主题还要用一节课讲吗?从小开始,家长们以及老师们都不断跟我们讲要如何处理好“小我”与“大我”的关系,我们都已经听了十多年了。况且,今天我们的课程是关于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的问题,这样的主题不是思政课的内容吗?跟心理健康建设又有什么关系呢?同学们的这些疑问都是可以理解的,确实关于这个主题,我们从小就一直接触至今。

不过,我还是要告诉大家,由于这个主题对个人成长与社会发展来讲太重要了,因此,任何一个社会都要对孩子们以及社会成员们强调这一对关系。这就意味着,我们不仅要在大家小的时候进行强调,而且到大学之后同样还需要继续强调,甚至大学毕业后,党和国家还将会对此进行教育的。

如果说我们小时候听到的对这一主题的理解,更多是基于常识的内容的话,那么今天大家到了大学之后,就需要从学理的角度更深入地理解和把握这一对关系。结合到我们今天的课程,我可以告诉大家,其实从心理学角度来看,“小我”与“大我”这一对关系对人的心理健康建设来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基础性命题。因此,在今天的课程中,我将从哲学、心理学和政治学等多学科角度,并且从理论和实践两个维度,给大家谈一谈我对这一主题的理解,希望能够对大家有一点帮助。

一、“我”是谁:人的本质与人的自我

谈到“小我”与“大我”的关系,首先必须涉及一个很重要的话题,那就是“我是谁”。这是哲学中的一个重大命题,也是一个非常难回答的问题,并且在不同时期不同社会中,对这一问题的回答都不一样。那么,我们应该如何理解这一命题呢?这里,我们就先从一个例子入手。

1.一张名片的故事

多年前,有一位年轻人,刚从大学毕业,到一个单位工作。为了交往需要,他印制了名片。但是,他想,名片不就是为了让人家知道你的名字以及联系办法吗?于是,他在印名片时就只写上他的姓名与电话号码以及通讯地址。在一次外出交往时,他就带着这样的名片。可在交换名片的过程中,对方感到非常奇怪,甚至有点莫名其妙,他也感觉场面尴尬。为此,他不得不向对方做更详细的说明,介绍自己的单位和职务等内容。

在回程的路上,他向一位比他年长的同事讨教,同事告诉他,名片的作用是比较综合的,除了要告知别人你的名字和联系办法之外,更重要的是要告知别人,你是哪个单位以及在单位中的岗位或职务,这样,别人才能够从这些信息之中了解到“你是谁”,才知道应该如何与你互动。除非你是一位大人物,大家都认识你,或者你供职于保密单位,本来就不能让人家详细了解你的单位以及你的情况。

明白了这些道理之后,这位小伙子重新印制了名片,写上了单位、部门和职务等信息。从此以后,这张名片就在他的交往过程中起到了相应的作用,再也没有发生过上述那样因名片而引起的尴尬局面。

2.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这个例子,虽然听起来有点极端,但却是一个很能够说明问题的案例。

这位小伙子名片只印制了他的姓名和联系办法。实际上,这种名片只起到提供联系办法的作用。而这里的姓名只是这位小伙子的名称而已,没有说明更多的信息,宛如1=1。于是,在第一次交往过程中,人们无法通过该名片,了解到这位小伙子是谁。

那么,从那位同事的建议中,我们了解到,人们要认识这位小伙子是谁,是要通过他是哪个单位以及哪个岗位或相应的职务来了解的。而所谓单位、岗位或职务等这些信息,实际上就是提供国家或社会所建构的相应体系的坐标。人们正是通过这一坐标来辨识他人的身份的。这就意味着,在一般的社会交往中,人们不是通过肉体性或个体性,而是通过社会性的特征和内容,来认识一个人的,也就是说,人们所认识到的你,是在各种社会关系坐标体系中的某个节点的你。因此,这一个案例,就从一个角度印证了马克思的一个重要观点,那就是“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3.人的本质与人的自我

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这样一个规定性的存在,仅仅只是因为关于对人的认识的因素引起的吗?事实上,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角度来看,其原因不仅仅只是认识论的因素,还有其深远的历史性和存在性的根据。

那么,这一根据又在哪里呢?这就要从人的出现讲起。在历史唯物主义看来,人是从动物演变而来的,而动物的一个基本特征就是需要过群的生活,离开了群就很难生存下来。从动物进化到人之后,这种群居性就转化为人的社会性的特点,于是,就有了“人是社会性动物”这样一个重要观点。

作为物质存在的基本规定性,时间和空间,也同样对人的存在起着规定性的作用,从而成为人们认知的基本坐标体系。而空间的规定性,在人的社会性之中,就转变为结构。这些社会结构是由各种社会关系组成的,因此,每个人都是在这些关系结构决定的坐标体系中存在着,于是人们对他人的认知,也是通过这一关系结构坐标体系来实现的,相应地,人的自我认知,也是通过这一坐标体系来获得的。

正是经过这样的一个历史和认识的过程,人的本质就转化为自我认知的重要内容和根据之一。

二、“我们”的“我”:相互成全的“大我”与“小我”

作为社会动物,人类必须在社会中生存、发展,由此,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就成了人的本质,并成为人们相互认知和自我认知的根据。于是,在人们的认知中,就有了作为社会共同体的集体的“我们”,和作为在这个社会共同体关系结构坐标体系中的一个节点的个体的“我”及其关系的认知。

1.集体与“大我”

在前面我们已经提到,时间和空间是我们认知世界的基本坐标,转化为对人和社会的认识,就成了人类历史和社会结构,也就是时间与结构。

从结构维度来看,作为社会性动物,人的存在的结构空间,是由小到大的,并多样性地存在着。小的,可以是最基础的血缘共同体或其他小型共同体,大的可以到整个世界的人类共同体。而同时,还可以从其他维度,对人存在的社会结构空间进行划分,可以有地域、种族、国家、职业等多个维度。于是,我们就可以根据上述标准,为整个世界建立相应的关系结构的坐标体系,并由此确定我们认知的边界,来确定所谓集体的范围,由此形成所谓“大我”的认知。

那么,这些认知空间范围和维度,是亘古就有的吗?历史唯物主义认为,情况并非如此,而是在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不断形成的。

在原始社会,人们更多是以基于地域性为基础的血缘共同体为生存支持的,因此,在这样的条件下,这些血缘共同体或相对扩大了的共同体,就成了那个时期人们所认知的“我们”。

基于生存和发展为基础以及其他各种因素影响的不同血缘共同体之间相互交往和融合,并在地域空间内不断拓展,不断扩大了的共同体就开始出现。随着社会内部的矛盾达到不可调和的境地,为了管理和统治的需要,就出现了国家。国家的出现,使区域范围内的不同血缘共同体,被统一的公共权力整合在同一个体系和空间之内,基于国家的认同开始出现,于是,这时候“我们”的内涵和外延都开始发生变化。

随着现代文明的出现,商业等经济力量,推动着世界各国和各民族之间的交往进一步拓展,全球化成为一个不可逆转的趋势,在通讯和交通等技术发展的催化之下,人类开始结成了命运与共的共同体,同时社会内部的分化也进一步深入,于是人们对“我们”认知的外延不断拓展,内涵不断深化。

虽然,随着历史的演进,“我们”的内涵和外延不断发生变化,但是每个阶段所形成的对“我们”的认知,不断地被保留下来并转化为人们对“大我”的理解的一个组成部分。于是,对不同地域、文化、个体的人来讲,就会执着于某种的认知,来把握作为“大我”的“我们”的内涵和外延,由此就会带来一些观念上、文化上的认知和利益的冲突。

2.个体与“小我”

不论历史上作为“大我”的“我们”的内涵和外延怎么变化,“我们”都是由一个个作为具体的个体的“我”组成,也就是说是由“小我”组成了“大我”。

作为“我”的个体,首先是以生理性的肉体为基础的。这时的“我”,一方面为了维系个体的生存与发展,必须消费和生产生活资料。另一方面为了维持种族的延续与发展,必须进行人的自我生产以及其他方面的创造。于是,为了个体以及与该个体有着密切联系的人员的生存与发展,就会与其他个体或其他的共同体产生排斥性意图和行动。但是,不论是物质资料的生产,还是人的自我生产,都需要相应的合作,这种合作不断由小范围向大范围扩展。这就使“我”具有了两面性:独立性和合作性。然而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由于生产力的发展程度不同,导致这种独立性和合作性的实现方式存在着差异,越是早期,要强调小范围的共同体内部的合作性,从而约束了个体的独立性。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合作范围不断扩大,生产的组织方式也发生了重大变化,这就带来了个体的独立性开始增强。

进入现代,在资本催化之下,社会生产领域中个体从传统共同体中剥离出来转变为一个个单一的原子化的劳动力,并按现代生产方式将劳动力重新组织起来,于是,传统的血缘共同体之中的生产功能就被剥离出来,只剩下生活共同体的功能,同时,社会开始形成基于原子化个体而形成的职业共同体以及其他社会共同体。这就意味着,个体从狭小的传统共同体里走出,独立性和自由度进一步增加,但在新的职业共同体中却重新被组织起来。

在马克思主义的理解中,人类社会经过了资本主义的发展,人的自由度获得了大幅度的提升,但依然还处于异化劳动阶段,人类社会将进一步得到解放,并最终进入到以自由人联合体为特征的共产主义社会,这样,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就能得以实现。

3.“我们”的“我”

从上面的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到,从人类诞生以来,历史上从来没有出现过所谓抽象的个体存在,只有具体的人的存在。而作为具体的人,一定是兼具着集体性和个体性的统一,也就是说是作为“我们”的“我”而存在着。这里包含着两方面内容:一方面是“我”的存在是以“我们”的存在为前提的。另一方面是“我们”的存在是以“我”的存在为基础的。

虽然从整体上来讲,“我们”和“我”是有机统一的,但是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在不同的群体之中,对于不同个体来讲,并非这种统一随时随处都存在,甚至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冲突。这就导致了个体与集体以及部分与整体的矛盾,从而推动了社会的发展。改革和革命,就是为了建构新的秩序而调整基于各种因素所引起的上述这些矛盾。

三、实现“我”的整合:健康人格的基础工程

作为“我们”的基础,个体的“我”是由肉体和精神组成的。从一定意义上来说,精神是以人的心理为基础的。不论是认知,还是情绪,都是在心理范畴之内。因此,不论是对“大我”和“小我”以及其关系的认知,都是心理活动的内容,并对心理状况产生影响。

1.“我”的心理基础

所谓心理是指人的大脑反映客观现实的过程及其结果,从其过程来看,包含有认知过程、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即知、情、意。从心理这一概念的内涵和过程来看,我们每个人都有相应的心理基础和心理过程。同样,我们会对“我们”和“我”,产生相应的认知过程、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通过在同外界互动的过程中,我们所发生的知、情、意的活动,一方面对外界有着心理过程和心理结果;另一方面也在此过程中,镜像性地使人们对自身产生了相应的认知、情感和意志的活动和结果。

当然,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人们除了心理过程之外,每个人都还有相应的心理特征。在不同的心理特征基础上,人们的心理过程存在着相应的差异。虽然心理特征起到了基础性的作用,但在现实的发展过程中,心理活动和心理过程,对心理特征也有着一定反作用的效果。从一定意义上讲,中国古人所强调通过修养和修行的具体实践来改变“气质”等等,都客观上印证了这一原理。

由上可知,我们每个人所拥有的心理特征以及所形成的心理过程及其围绕着“我”和“我们”所形成的心理活动及其结果,就成了“我”的心理基础。

2.“大我”与“小我”统一的心理机制

在任何时期和任何社会中,为了维护社会秩序,在社会发展过程中,人们都会形成相应的认知、情感和意志,并以这些认知、情感和意志,来维护社会的基本秩序。这些认知、情感和意志,或是以神话的方式,或是以宗教的方式,或是以意识形态的方式,或是以法律方式,或是以伦理道德的方式,或是以人们能够接受的其他文化方式出现。

从内容来看,上述这些方式,都反映着该时代和社会关于“我们”及其关系结构和内在秩序的认知和理解。从机制来看,上述这些方式,在不断运行过程中,就形成了相应的社会心理,甚至形成一种强大的集体无意识,内化到每个人心理之中。从功能来看,上述这些方式,在转化成为社会心理或集体无意识之后,就会使人们认为这些秩序是对的或者是天经地义的,于是,就转化成为指导人们行为的坐标体系。由此,通过上述这些方式,就能够使这一时期社会的基本秩序得到有效的维护。

由于人的本质是各种社会关系的总和,在现实过程中,人们总是需要生活在共同体之中,于是维护这些共同体基本秩序的这些认知和情感,就对个体的认知和情感产生着重大影响,并且许多内容直接转化为作为个体的“我”的认知和情感的基本内容。

3.在“我”的整合中形成健康人格

虽然,社会这一“大我”,会通过各种社会心理机制,对社会成员中的“小我”产生影响,从而使“小我”服从于“大我”,并将“大我”的相关秩序和要求,内化为“小我”的心理之中,转化为个体的精神秩序或价值认同。

但是,在前面我们也已经谈到,基于各种原因,“小我”与“大我”之间,也存在着一定不一致性,甚至产生冲突和矛盾。那么,这些内容都将在心理层面上得到体现,并表现在认知、情感和意志等活动过程中。

这就意味着如何在心理层面上,有效处理好“大我”和“小我”之间的关系,将关系到“我”的心理整合,从而使“我”的人格得以健康发展。同时,我们还要看到,不仅是“大我”和“小我”之间可能存在着不一致性的现象,而且在“大我”以及“小我”各自内部的不同要素和不同方面,也存在着不一致性乃至冲突的情况,这些情况也都会在“我”的心理层面得以体现,从而带来“我”的心理冲突和矛盾。

不论是“大我”和“小我”之间,还是两者各自内部各要素之间,所存在的不协调性乃至冲突和矛盾,都会对“我”的心理过程产生影响,甚至还将对心理特质产生影响。这些影响严重的话,就可能带来心理问题以及社会问题,进而对人的心理健康和人格发展以及社会和谐带来破坏。

因此,在宏观层面和微观层面上,建构相应机制,采取相应手段,来推动“大我”和“小我”之间以及二者各自内部各要素之间实现有效整合,从而为社会成员的心理健康和整体社会的和谐发展创造条件,就成了古今中外每个国家、社会乃至共同体都非常重视的一项基础性工程。

四、走向“我”的大同:“大我”与“小我”统一的实践逻辑

既然实现“我”的整合,是建构健康人格的基础工程,那么其理想状态又该是怎样的呢?达到这一状态具体有哪些路径呢?在中国,我们又有哪些特色性做法呢?以下就围绕这些内容谈一下我的理解。

1.走向“我”的大同

虽然,心理健康的建设工作,关系到的因素和内容很多,但是如何处理好“大我”与“小我”之间的关系以及推动二者内部各要素之间的关系,是其中很重要的内容,从一定意义上讲,甚至还是起到决定性的内容之一。因此,在我们看来,理想的心理健康建设工作,就必须在上述这些内容的整合上下功夫。

从“大我”的角度来说,其内容涉及时间维度和结构维度,从时间维度来看,关系到过去、现在和未来。在这样的时间维度中,社会结构和文化结构,也存在着变迁和发展。同时,“大我”的内部结构,也横跨了从血缘共同体到人类共同体的范围,并且其中还包含着许多具体相关要素和结构。

从“小我”的个体心理来讲,其内涵和结构,也存在着多个方面,同时对不同个体来讲,其心理特质也存在着差异,人生境遇也存在着不同。大我与小我之间的相互影响和相互建构,对不同国度和不同主体来说也存在着一定差别。

因此,从理想的状态来看,就是能够将“大我”与“小我”以及彼此之间的互动关系,在“我”的心理之中得到有效整合,并达到和谐状态。“大我”能够为“小我”的发展创造条件,“小我”能够自由而全面地得以发展,进而成为他人发展以及“大我”发展的重要条件,并形成与之相匹配的社会心理和个人心理。这就是我心目中的理想的“我”的大同。

2.在心理与实践之间

其实上,追求人和社会的理想状况与境界,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动力,也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追求。面对这样的理想的追求,那么,所采取的手段不外乎是心理性和实践性两个维度。不过在现实的历史过程中,有的单纯强调心理性,有的单纯强调实践性。马克思主义认为,我们要追求理想的人和社会发展的状态和境界,不能只是停留在心理上,而是应该在实践的基础上,同时注重文化建设和心理建设等精神性的发展。只有如此,才能从空想走向科学。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的第一个历史事实就是人必须为了生存而进行生活资料生产。要进行生产,就涉及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而生产力又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最活跃的决定因素,它的变化直接带来生产关系的变化。在各种社会关系中生产关系又处于基础地位,而人的本质又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文化及相应的心理现象,就是人们在生产和生活过程中,对这些实践性所形成的物质性现象和关系性现象的反映。存在决定意识,因此,随着人们的实践改造而引起的存在状况的变化,作为其反映的文化和心理的内容和结果,也将随之而发生变化。但文化和心理,作为精神性力量,对实践和现实也起着反作用,进而对其自身也有着相应的影响,并呈现出相对自主性的发展逻辑。

因此,在马克思主义看来,要走向“我”的大同,就必须同时在实践和心理两个方面下功夫。

3.中国特色健康人格锻造之路

在中华文明发展的每个阶段,都形成了相应的文化内容,并不断传承和发展。鸦片战争之后,中华民族开启了现代文明建设的探索之路,最终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推翻了“三座大山”,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走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创造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

这就意味着,当前我们所从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继承本来、吸收外来和面向未来的事业。因此,我们的“大我”,在时间维度上,是与中国传统连接,并面向未来的。在空间维度上,既立足于每个家庭,又面向人类命运共同体。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既经历了因市场经济建立而引起的基于制度变迁而导致的社会结构转型,又面临着因数字文明诞生而带来的基于技术革命而导致的社会结构转型。这些变化,都对中国整体社会的社会心理和每个成员的心理状况产生重大影响。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要走出中国特色健康人格锻造之路,就必须在宏观上和微观上两个维度进行努力:

在宏观上,一是必须不断推进改革措施。既要推动社会的发展,又要调整社会的关系,从而做到改革、发展和稳定的有机统一。二是必须推动以核心价值体系为重要内容的意识形态建设。既要做到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的统一,推动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又要根据社会发展的新趋势和新问题,针对性地提出相应理论与文化内容。三是必须推动中国特色心理健康建设机制构建。既要建设能够有效推动整体社会心理发展的机制,使整体意识形态建设与社会心理发展有机衔接,又要建设能够有效覆盖具体社会成员心理健康的机制,使每个社会成员心理健康得到关注。

在微观上,一是必须重视思想政治工作。二是必须重视个体心理问题的解决和心理健康的工作开展。具体内容将结合大学生的情况来介绍。

4.思政工作与心理建设

上述这些原理和机制,落实到大学生心理健康建设上,从宏观来讲,也同样必须重视上述那些内容,从微观来讲也同样需要做好思想政治工作与心理健康建设的有机统一。

这里需要强调的是,在大学生心理健康建设的工作中,我们一定要看到思想政治工作与心理健康建设有机统一的重要性。因为,大学中所开展的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既有思政课体系在发挥作用,又有思政工作体系的力量在具体维护,不仅起到意识形态建设的作用,而且还直接服务了心理健康建设,是中国特色心理健康建设的重要内容和重要方式。

思政课程体系实际上就是从理论、历史和现实等多个维度,为大学生阐明了“大我”内在逻辑以及“大我”与“小我”之间内在关系。具体思政工作,在校园生活过程中,通过党团以及辅导员等政工体系的师生力量,为学生在日常学习和生活过程中思想及其他问题予以帮助和解决,同时还通过开展相应活动,使宏观和微观命题得以落实,推动了社会心理和个体心理有机统一,并使具体问题得到解决。目前,大学之中,都配备了心理咨询和精神卫生的专业力量和相应机构,为大学生心理健康建设提供专业性帮助。

在我看来,对于大学来讲,一定要同时重视思想政治工作和心理健康工作,并使其有机统一。对于大学生来讲,也同样需要积极参与和配合这两方面的工作。只有如此,才能够真正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高校心理健康建设之路。只有如此,才能够为学生在大学期间进一步推进“大我”和“小我”有机统一提供工作基础。

当然,心理健康建设问题,涉及的面非常之广,需要关注的内容非常之多,正确处理好“大我”和“小我”之间的关系,仅仅是其中的一个组成部分,不过这是一个很重要的部分,需要引起大家的重视。因此,要能够有效推动心理健康建设,除了我这节课的内容之外,还要对本课程的其他内容予以关注,并在实践中予以践行。

(作者为上海高校智库·复旦大学政党建设与国家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教授。本文根据作者在复旦大学2022年本科生培养计划心理健康教育专项模块必修课程“心理健康与大学生活”中的一讲整理而成。)

制图:雍凯实习编辑:项天鸽责任编辑:李斯嘉

相关文章

文化校历

新闻分类

新闻排行

周排行 月排行

  • 联系我们
    fudan_news@163.com
    021-656422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