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力:见证高校科技创新十年跃升

亲历者:复旦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金力

作者:梁丹 采访整理摄影: 视频: 来源:《中国教育报》2022年7月22日 头版发布时间:2022-07-22

2003年,我回国来到复旦大学工作,这些年里,我深切感受到了国家对科技创新日益迫切的需求,也感受到新型举国体制展现出来的巨大优势,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提出,更是让每个高校科研工作者感到使命在肩、责任重大。

我在复旦前后学习、工作了25年。过去10年里,高校科研组织模式和科技评价这两项科技体制机制改革令我印象深刻。从科学家个人或小团队各自进行的“分布式”研究,逐渐转向围绕国家重大需求目标、有组织的“大科学”研究,科研组织模式的转变在牵引高校承担国家重大科研任务等方面成效显著。

近年来,我们通过积极参与国家实验室建设和推进国家重点实验室重组,打造国家战略科技力量,10年来在集成电路、脑科学、老年医学等领域新增国家级科研平台10余个,新建了包括人类表型组研究院、大气科学研究院、类脑人工智能研究院等20余家实体运行科研机构,科研成果产出显著。

这10年,随着“破五唯”工作的不断深入,比起“数论文”,我们更关注用代表作等对科研人才进行评价。而与以往以国家为主的科研投入相比,我们也欣喜地看到,地方对科研的重视和投入大大提高。可以说,新时代的科技人才有着更肥沃的发展土壤。

我也是从青年科研工作者一步步成长起来的。对比我和今天年轻人的成长发展道路,尤其能感受到科技人才开展科研工作的条件不断优厚,感受到评价导向的转变对帮助科研人员潜心研究起到的积极作用。

回望这10年,随着国家对科技事业的支持力度不断加大,科研体制机制改革释放创新活力,高校科技创新的实力和能力获得了显著增强。复旦的快速发展也是高校科技创新综合实力实现跃升的一个缩影。

“十三五”以来,复旦牵头承担国家和地方重大科技项目逾150项;2021年,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及科技创新2030重大项目45项,项目立项数和经费数均创历史新高;科技成果转化合同金额2021年突破10亿元;牵头发起国际人类表型组大科学计划;作为体现学校科研综合实力重要指标的科研经费,全口径科研经费已经突破45亿元,10年增长近4倍。

未来,复旦大学作为国家重点建设的高等院校,将牢牢坚持以“第一个复旦”建设为目标,勇担使命,为我国基础研究实现高水平自立自强不断作贡献。我热切地期待着下一个10年。

制图:实习编辑:责任编辑:李斯嘉

相关文章

文化校历

新闻分类

新闻排行

周排行 月排行

  • 联系我们
    fudan_news@163.com
    021-656422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