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长忠:人类文明新形态引领未来

作者:郑长忠摄影: 视频: 来源:《瞭望》2021年8月14日发布时间:2021-08-14


中华文明的发展,既能体现人类文明发展的一般规律,又具有自身文明发展的特殊逻辑

虽然现代文明在历史上是在资本主义社会中最早开启的,但建立现代文明却不一定都要按照资本主义方式来完成,并且现代文明也并非只是停留在资本主义阶段

中华民族在构建现代文明过程中,遵循了中华文明历史逻辑、现代化发展逻辑和共产主义运动逻辑,做到了不忘本来、吸收外来和面向未来的有机结合

人类文明从古典向现代转型,或是以社会或是以国家作为支撑力量,中华文明的转型创造了以政党力量作为支撑的方式。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不仅明确了中国现代文明发展的方向,更提供了文明转型的支撑,保证了文明转型的成功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体现出的以资本为中心的弊病,使我们看到,“以人民为中心”应该成为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特征

从文明发展的趋势来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将同频共振,使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创造的人类文明新形态,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产生深远影响,进而引领人类文明形态的发展方向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了重要讲话,从民族复兴和文明发展两个维度,阐述了中国共产党的定位与贡献。

讲话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党和人民历经千辛万苦、付出巨大代价取得的根本成就,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我们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创造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

习近平总书记这一观点,既对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成就给予充分肯定,又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人类文明发展联系起来。这是一个重要判断,不仅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大意义,而且将对人类文明走向产生深刻影响。

探索跨越“卡夫丁峡谷”

马克思主义认为,国家出现标志着文明诞生。这里的“文明”,是指整体的文明形态,而不是具体的文明要素。

在国家的组织和推动之下,人类围绕着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等领域不断推动文明内容发展,使人类文明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和生态文明等方面不断分化、深化和发展。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类文明不仅在内容上不断发展,而且在形态上不断迭代,从而推动着人类文明从古代向现代,乃至向更高阶段发展。在不断推动文明进阶的过程中,人类自身得到发展,社会获得进步。

虽然,人类文明发展具有一般规律,但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具体情况存在较大差异。因此,文明发展的具体路径和具体形态有着各自特点。通过对发展规律的研究,马克思、恩格斯发现人类文明在从古代向现代乃至更高阶段发展过程中,将经过资本主义社会,而后迈向共产主义社会,并在资本主义向共产主义跃升过程中需要经历社会主义这样一个过渡阶段。

不过在研究过程中,马克思认为,人类也存在着越过资本主义社会这一“卡夫丁峡谷”,直接通过社会主义进入共产主义的可能。

马克思主义的这一观点告诉我们,虽然现代文明在历史上是在资本主义社会中最早开启的,但建立现代文明却不一定都要按照资本主义方式来完成,并且现代文明也并非只是停留在资本主义阶段。

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列宁创造性提出了在帝国主义链条最薄弱之处建立社会主义国家,并以社会主义方式来建设现代文明的设想,并将之付诸实践。

在马列主义指导下,经过艰苦卓绝的努力探索,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通过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走出了一条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取得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大成就。不仅使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走上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而且还在推动中华文明从古典向现代转型过程中,遵循中华文明历史逻辑、现代化发展逻辑和共产主义运动逻辑,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按照社会主义方式,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以人民为中心,以先进生产力为基础,充分吸收人类现代文明成果,统筹发挥国家、社会、市场作用,协调推进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和生态文明发展,形成了面向未来的人类现代文明的中国形态,推进了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共同进步,推动着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引领着人类文明新发展。

以社会主义方式推进现代文明建设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民族是世界上伟大的民族,有着5000多年源远流长的文明历史,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作为人类最早进入文明阶段并且唯一没有中断过自身文明发展的文明体,中华文明的发展,既能体现人类文明发展的一般规律,又具有自身文明发展的特殊逻辑。

在古代和古典阶段,中华民族创造了辉煌文明成就。但随着鸦片战争爆发,起源于西方的现代文明对中国产生冲击,中华古典文明虚弱无力,中华民族也由此走向衰落。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那样,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中国逐步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国家蒙辱、人民蒙难、文明蒙尘,中华民族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劫难。从那时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成为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

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必须推动文明转型,建立现代文明。这既是文明发展之必然,也是民族复兴之要求。为此,清王朝开始推动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开始了构建现代文明的尝试。戊戌变法失败,标志着用和平方式推动现代文明建设行不通,由此爆发了辛亥革命。此后,清王朝被推翻,作为组织中国社会的古典国家力量崩塌,中国社会陷入一盘散沙的境地。

建立现代文明,首先必须将中国人民组织起来。作为现代政治组织力量的政党,登上了中国历史舞台。作为当时政党组织的代表力量,由孙中山先生领导的中国国民党,开启了探索用政党力量组织人民建立现代国家、推动现代社会的现代文明建构路径。但是,国民党大地主、大资本家的阶级属性,政党派系林立及其所体现的党军矛盾等特点,导致孙中山先生逝世后国民党背叛革命,将占人民大多数的工农大众推到了对立面,而党军矛盾也使其无法有效驾驭军队,最终导致国民党以资本主义方式在中国构建现代文明的路径无法取得成功。

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让中国共产党坚决站在人民大众一边。以民主集中制为组织原则,让中国共产党拥有高度的组织纪律性。“党指挥枪”原则和“支部建在连上”等措施,让中国共产党实现了对军队的绝对领导。这些特点确保中国共产党具备了领导人民和取得胜利的“法宝”。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赢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新中国成立后,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人民选择了用社会主义方式在中国建设现代文明,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为了克服现代化建设的原始积累和高度组织化的需要与当时中国社会“一穷二白”“一盘散沙”特点之间的矛盾,中国建立了计划经济体制和单位社会体制,并经过二十多年努力,建立了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完成了现代化建设的基础任务。

然而,计划经济体制和单位社会体制,虽然能为现代化建设提供原始积累和组织化基础,却不能为现代化建设提供可持续发展动力。为此,中国共产党做出了改革开放的历史抉择,经过不懈努力和探索,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开创、坚持、捍卫、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过程中,中国取得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

随着我国社会主要矛盾从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并在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任务之后,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正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坚持以社会主义方式推进现代文明建设,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使中国从“一穷二白”“东亚病夫”发展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从落后的农业国迅速成长为世界第一的工业大国、制造大国,走过了发达国家几百年的工业化历程,创造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创造了人类发展史上的奇迹。

百年奋斗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

现代文明的要素和形态,是在现代化发展过程中不断得以生成和发展的。中国通过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走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过程中,确立并发展了面向未来的人类现代文明的中国形态,从而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

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人民推翻了三座大山,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使中国人民成为了国家的主人,并经过社会主义改造,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在完成革命任务基础上,为现代文明构建奠定了制度基础,选择了建设方式,明确了价值方向。

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我们用国家力量和政党力量实现了对人民的组织,并通过建立计划经济体制和单位社会体制,完成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基础阶段任务。

改革开放之后,为充分调动人民的积极性,党的十四大作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决定,从而使人民群众的主体性调动有了制度性基础,开启了中国的现代市场建设。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经济领域的组织方式由行政化手段向市场化手段转变,社会多样性和多元性倾向不断加强。为有效建构社会秩序,党的十五大作出了依法治国的决定,标志着现代国家建设得到进一步发展。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和依法治国的推进,使中国的社会结构发生了新的变化,这就要求作为领导力量的中国共产党也必须适应这一变化。为此党的十六大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写入党章,推进了执政党建设的创新和发展。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持续发展和网络社会兴起,社会多样性和相对自主性进一步发展,为此党的十七大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体现着现代社会建设有了实践创新。

至此,作为现代文明主体要素的政党、国家、社会和市场全部生成。

同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内容,也在此过程中不断得到发展。由改革开放初期强调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逐渐发展到党的十七大提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建设生态文明。后来党中央将这五大建设成果分别称为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和生态文明。

这就意味着,在党的十八大之前,作为现代文明的内容要素基本生成。然而不论是在主体方面,还是在内容方面,作为现代文明的要素,各要素的功能发育以及彼此之间的内在有机化都还不足。面向未来的人类现代文明的中国形态发展,已经到了从具体要素生成阶段向整体形态发展阶段跃升的时候了。

此时,党的十八大召开。党的十八大报告将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确定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新一届党中央,提出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随后,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全面深化改革,其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紧接着,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作出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决定,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作出了全面从严治党的决定,分别从制度维度和组织维度将全面深化改革的成果固定下来。

正是在全面深化改革过程中,现代文明形态从具体要素生成阶段向整体形态发展阶段实现跃升。其中,“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全面依法治国的制度建设、全面从严治党的组织手段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推动各要素之间实现内在有机化的同时,现代文明机制的要素也已完备。

至此,作为现代文明的主体要素、内容要素和机制要素全部生成,它们之间的有机关系也基本确立。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制度化的方式对此予以了确认。面向未来的人类现代文明的中国形态“四梁八柱”基本生成。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大会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将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协调推进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和生态文明所形成的面向未来的人类现代文明的中国形态,上升到“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的高度来把握和理解。

这意味着,这一经过百年奋斗孕育而成的现代文明新形态,不仅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将对人类文明发展产生重大影响。

不忘本来 吸收外来 面向未来

历史学家将处于不同文明发展状况并承载着推动文明发展使命的人类群落,称之为文明体。文明体的兴衰,与其所承载的文明密切相关。当顺应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从而使其所拥有的文明具有先进性时,文明体就兴旺,否则就将衰败。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所以能够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就在于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能够使中华民族在构建现代文明过程中,遵循了中华文明历史逻辑、现代化发展逻辑和共产主义运动逻辑,做到了不忘本来、吸收外来和面向未来的有机结合。

一是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使文明转型拥有了支撑力量,使文明建设获得了领导力量。人类文明从古典向现代转型,或是以社会或是以国家作为支撑力量,中华文明的转型创造了以政党力量作为支撑的方式。现代文明建设,既要保证整体发展,又要调动各方力量。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不仅明确了中国现代文明发展的方向,而且提供了文明转型的支撑,保证了文明转型的成功。

作为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建构方式,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创造性地做到了统揽全局、协调各方,既保证了多元一体,又做到了多方协同。因此,中国共产党成为了面向未来的人类现代文明的中国形态形成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所在。

二是坚持社会主义原则,使中国传统的人本主义思想和马克思主义的人民中心理念得到了有机统一,做到了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每一个阶段,中国的文明转型和文明建设任务都能够得到人民的支持,也能够造福于人民,从而使面向未来的人类现代文明的中国形态发展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获得了主体力量和强大动力。

三是遵循现代文明建构的规律,使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能够充分调动各种力量,充分吸收各方智慧。虽然我们是以社会主义方式来建设现代文明,但是我们并不排斥资本主义方式所创造出来的现代文明成果,以及所体现出来的现代化发展规律。

因此,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过程中,中国一方面对内坚持改革,做到在党的领导下,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充分发挥劳动、资本、市场、技术和数字等各方面要素作用,为人民服务。另一方面对外坚持开放,做到充分吸收发达国家在现代化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管理经验、技术成果和资金资源等内容,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正是由于我们遵循了现代化发展规律,面向未来的人类现代文明的中国形态的构建以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增强了现实基础。

四是遵循自身文明发展的逻辑,能够走自己的路,把握自身发展的节奏。作为后发国家,推动现代化发展存在着两种方式:或是按照别人开出的“药方”来做,或是遵循自身发展的逻辑来走。中国选择了后者。

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通过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使中国人民站起来,又通过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使中国人民富起来,并在此基础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征程,从而在构建面向未来的人类现代文明的中国形态的过程中,做到了按照自己方式,有节奏地、从容地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为人类文明发展指明方向

正当中国全力冲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之际,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暴发。中国共产党所倡导的人类命运共同体,进一步从理念走向现实。

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中国共产党将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首位,把疫情防控工作作为当时的中心工作,只经过两个多月的时间就取得了疫情防控的重大战略性成果。反观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在疫情防控过程中不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而是以资本为中心,导致疫情防控工作陷入泥潭。

在疫情防控过程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治理能力经受住了考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得到了彰显。与此同时,作为技术革命最新成果的数字技术,也在中国得到了充分应用。

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洗礼”中,人类文明新形态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仅在价值上和制度上得到了检验,更在技术上得到了发展。这也标志着,进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新发展阶段之后,不仅要坚持已有的价值和制度,还将在工业化基础上积极推动数字化发展。

如果说在工业化时代,我们更多是处于追赶地位,那么进入数字化时代,中国在数字技术应用方面已经走在世界前列。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做出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新发展阶段的判断,并强调在新发展阶段要坚持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数字化转型和发展,建设数字中国,就是其中一项重要任务。

如果说在传统现代文明发展过程中,是以资本为中心和以工业化为手段的话,那么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体现出的以资本为中心的弊病,使我们看到,“以人民为中心”应该成为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特征。同时,从生产力发展趋势来看,数字技术等新科技也将成为人类文明下一阶段发展的技术支撑。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及其进入新时代之后所体现出来的价值特征和技术特点,具有着全球性的世界意义。具体来说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创造的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

二是对于全人类发展来讲,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的本质就是要坚持以最大多数的世界人民为中心,而不是以少数人为代表的资本力量为中心,而数字技术等新科技使世界各国结成了地球村,使人类连接得更为紧密。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坚持的“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及代表着新时代最新生产力的数字技术等新科技,正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价值追求和技术基础。

从文明发展的趋势来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将同频共振,使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创造的人类文明新形态,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产生深远影响,进而引领人类文明形态的发展方向。

(作者为上海高校智库-复旦大学政党建设与国家发展研究中心主任)

制图:实习编辑:何叶责任编辑:

相关文章

文化校历

新闻分类

新闻排行

周排行 月排行

  • 联系我们
    fudan_news@163.com
    021-656422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