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金云:在线学习的辨与变

作者:孙金云摄影: 视频: 来源:《解放日报》2020年9月7日发布时间:2020-10-03

猝不及防的新冠肺炎疫情一度让高校教学停摆。

怎样的新教学模式能让师生乐于接受又保持高效?如何找到线上教学体验的最优方案?

在这段特殊的时光,复旦大学创业学教授孙金云参与了全球创业教育领先学府以线上方式组织的培训课程,探讨疫情影响下的大学、教育与创业。他记录下收获与心得,结合自己的线上教学实践展开一番深入的思考。

一门课,多少次,到点上课,打铃放学,布置作业,阅批考卷,辅导论文,像一条运转精良的流水线。可是,如果我们要创新,就要打破这条流水线,质疑每一道工序,重构前后流程,围绕着教育理念的核心进行反思。

猝不及防的暂停键

2020年春的疫情,猝不及防。大学校园里的教学活动戛然而止,纷纷推出的在线讲座顶多是“餐后甜点”,并不能替代线下课堂成为“大餐”。

彼时,疫情何时结束无法预知,要不要转线上、如何转、怎样的教学可以让师生都乐于接受,一系列的问号一度困扰着很多教育工作者。但时间不等人。如果不及时探索新的教学模式,形成的教学量“堰塞湖”会给未来的教学任务、硬件升级乃至师资储备带来更大压力。于是,越来越多大学开始把线上教学作为重要手段,视之为未来的常态。

可是,转变来得并不顺利。美国某知名商学院就发生了近千名学生联名要求退学费的事件。毕竟,这家名校的工商管理硕士课程学费折合人民币一百万元,现在竟然变成了上网课,学生一时无法接受。

作为一名商学院教师,我对于类似工商管理硕士课程的线上教学原本也持坚定的反对态度。在我看来,线下教学的诸多优势是线上难以替代的——

首先,线下封闭的场景能够让学生在一个不受干扰的环境里长时段、沉浸式地学习。

这和坐在家里隔几分钟就摸一下手机、看看微信有没有新消息的场景有本质不同。

其次,线下容易展开充分的互动。

从语言、肢体动作、目光接触、同学间实时互动到手工制作等,每一种手段协同造就教与学的方方面面,能够让学生多感官全方位吸收、理解信息与思考。

第三,现有线下教育完善的软硬件配套和师生学习习惯无缝衔接。

无论是“传道、授业、解惑”的师者职责还是“性相近、习相远”的学生现状,都要求教育不能仅是单向灌输、批量生产。然而即便如此,时势所“逼”,现在的大学老师也不得不“抓紧”思考如何开展线上教学。

恰逢此时,全球创业教育领先的百森学院推出了一个针对国内创业师资的培训课程。它以线上的方式组织大家探讨疫情影响下的大学、教育与创业。组织者是我的老朋友John Chen教授,对创业教育充满热情。于是,我果断报名,顺便试试换位思考,看看线上教学究竟体验如何。

体验下来,作为一名有着“教师意识”的学生,我感到整个课程设计从内容到师资阵容都相当完备,共邀请了包括哈佛、斯坦福、百森等名校的六位教授,教学主题涵盖了领导力、行动学习、创业与大学教育,十分丰富。然而,开场第一天,我就感受到了授课教师和同学们对于线上教学的生疏。

简单总结,我发现的问题大致包括频繁掉线、学生的视频不开影响学习注意力、教师耳麦问题、分组讨论时间较短、教师不能及时关注讨论区、必须在视频会议软件和微信群之间频繁切换等。然而,我对形式和技术的不适应很快就消失,大家逐渐被主讲教授的热情和专业素养吸引,进入了学习的状态。

线上是个新世界

线上教学并不是个新鲜事儿。在过去的许多年里,甚至出现了所谓“知识付费”的热潮。通过手机、iPad等,随时可以打开移动端或听或看地进行碎片式学习。可是,这样的单向接受信息能替代“学习”吗?

我曾经在研究“知识付费”的创业企业时,试图总结线上与线下各自的优缺点。

线下的主要优点包括强互动、场景浸入和各种感官知觉的复合。但是,线下也存在一些比较明显的缺点。例如,许多大学老师在教授同一门课的时候,内容容易重复。年复一年,尽管课件会更新,但比例并不高。如果一年同一门课上五个班,基本上就要把差不多的话讲五遍,对于那些基本概念和理论的部分,尤其如此。

在这样的模式下,需要教师以极强的自我驱动来维系对内容的新鲜感。有同事曾开玩笑说,要把同一个理论一年讲个十遍并不难,难的是要把一些小案例或者故事每个月讲一回,每一次还都像第一次那样讲得那么认真投入,这得经过德云社的锻炼才行啊!

线下上课的另一个缺点是,人非圣贤。随着年龄的增长,教师对一些具体的内容,难免存在即兴发挥导致的失误,甚至可能在不同班级会犯不同的错误,自己却浑然不觉。同学们在遇到这种情况时,往往碍于情面保持沉默。但这会直接导致线下授课存在规模小、成本高、易犯即兴错误的缺点。

再来看看线上教学的场景。一段制作完备的课件视频,一个人收看和一百万人收看,成本差别不大,我们称之为“边际成本趋零”,而这,恰恰是互联网下商业模式的重要特征。对于那些一遍没看明白的学生,可以自己去回看,直至看懂。由于面向受众广泛,一个比较理想的模式是线下的课程内容在专业团队配合下进行精良制作,从而提升课程质量。现有的线上课程的主要问题是缺乏临场感、学生无法动手参与、容易分心、师生两端的硬件线路故障随时可能发生等。如果能够克服这些影响教学效果的问题,线上教学的体验能够提升很多。

最近,朋友圈中的教师朋友们纷纷晒出各种直播装备,从专业头戴式耳麦、补光灯、独立摄像头到高拍仪、手写板,各显神通。教师们之间的交流话题也开始聚焦在如何丰富可视界面、需要几块屏幕几种软件、课件设计技巧如何精进等,可谓一应俱全。大家学习在线教学的热情不减,大有教师批量集体转型网红主播的劲头。

学习这些技巧,迅速提升线上教学技能,是有必要的。不过,器者,道之用。柏拉图曾说,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公民的心灵和德性。教师不是主播,而应当用自己的专业学识和身为教师的领导力影响学生的思维和成长,不能舍本逐末。

打造新教育场景

我的主业是研究战略与创新创业,二者都强调打破常规对于创新的重要性。所以,我们不妨放下所有成见,去设想一个面向未来的全新教育场景。而设想这样的场景,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则,那就是打破边界!

参照我在教授创业课时用的“反向创新思维”工具,我们不妨按照“边界界定”—“打破边界”—“设想新形式”的三步走策略,来畅想一下可以面向未来的教育新场景。

第一步,边界界定。

传统的教学可以总结为以下特征:确定教室、指定学生、教师授课、既定时长与学分、考核标准、学位与结束学习。所有大学老师对这些内容都十分熟悉。“铁打的校园流水的学生”,每个学期寒来暑往,年复一年。一门课,多少次,到点上课,打铃放学,布置作业,阅批考卷,辅导论文,像一条运转精良的流水线。可是,如果我们要创新,就要打破这条流水线,质疑每一道工序,重构前后流程,围绕着教育理念的核心进行反思。

第二步,打破边界。

为什么上课一定要在教室?以往我们可以带学生走进企业,现在就可以把学习的场所放在家中、花园里、咖啡馆、地铁上、餐厅饭店甚至五谷轮回之所。

为什么一定是指定的学生?既然我们可以从必修到选修,那么就可以进一步扩展,让那些对课程有兴趣的同学都自由选择,甚至是可以自由选择参与课程的一部分。

为什么一定要有固定的上课时间?学生可以自由选择任意时点任意时长自由学习吗?为什么作业的形式必须是个人或小组完成、提交给教师批改?同学互评可以吗?像超市开放式售货架一样,教师给出一些作业题,由学生自选感兴趣的题目回答可以吗?

可以请更多的嘉宾来分享吗?可以找一个最新的事件或案例,大家一起研讨,而不是教师事先准备好、照本宣科吗?学生可以挑战教师吗?上课可以使用辩论、游戏、角色扮演、手工劳动吗?师生之间可以互相点赞打赏吗?教师可以从唯一的演讲者转变成为一个助产士,帮助学生催生出新的思想吗?

苏格拉底曾把教育比喻为对人的思想的接生,认为教师要通过向学生提出问题,像产婆一样,逐步引导学生最终得出不断接近正确的结论。当所有的问题开始在打破边界的前提下层出不穷地激发出来时,我们发现,最后那个问题竟然和苏格拉底对于教育的理解不谋而合!

第三步,设想新形式。

我们可以把以上创想结合汇总,大胆设想出一个整合线上线下二者优势、规避缺陷的新教育场景。在这个新场景中,无论线上还是线下,都是可选的教育手段。教师可以综合利用不同手段的优点,按照单向传递和双向互动来构建一个全新的矩阵。在这个矩阵里,每一个象限都可以形成具体的操作方法,然后把所有的方法进行选择、汇总,形成一门全新的课程。这样的做法,我在创业课中讲授产品创新的时候,称之为“顾客价值创新矩阵”。参照这样的矩阵,我们可以设想一个未来课程的模式。

在这里,我姑且以学生“小A”和老师“老孙”两个不同的角色站位出发,来描述一下这个场景的具体内容——

小A是一名国内商学院工商管理课程在读学生。他接到通知,即将开始学习一门全新的课程。开课前两周,他收到了信息系统发来的通知和教材、讲义。按照要求,他需要寻找另外5名同学组成一个学习小组。整个课程采用积分模式,小A完成的每一个学习动作都会被系统记录并转换为相应的积分。例如,看一段视频课程(每段不超过15分钟),完成相应的测试题,直播课程时参与调研、举手发言、小组PK等均会被记录。

直播课程的时间不长,但是全部以讨论、辩论等互动手段为主。直播开始前,老师已经把所有需要单向讲解的内容制作成线上短视频供学生自主学习。

在这门课上,班级的概念是模糊的,大家都是以小组为单位,最终经过层层筛选,最优秀的小组可以入围最后称为“巅峰之战”的年级线下实战PK,并获得大奖。那是大家最激动的环节,因为终于可以见到老师本人以及久违的同学们。冠军小组的奖金甚至能够超出自己缴纳的学费。

学习态度和学习成绩决定了每个人实际支付的学费水平,成绩越好,学费越低。同学们对于一些常见的问题可以在班级群里向教师提问并得到24小时在线解答,因为那是系统为每位老师匹配的人工智能助教,里面的题库和答案采用了相应的学习算法,可以针对你的学习程度调整难度。

说完学生,我们再来说说老师。老孙是国内某商学院青年教师。他像往常一样来到学校,那里已经基本没有标准的70人教室,而是被数间超大的多功能会场和近百间圆形沉浸式教学间取代。

他今天需要对课程进行更新。教学间的系统已经收到了他提交的更新申请。系统平台上,各种录播硬件准备就绪,IT、助教、音视频剪辑的同事都已经就位。进入教学间,环形墙壁上有两块大屏幕。一块能够显示所有线上同学的状态,另一块负责对各种教学数据进行实时统计和提醒。老孙今天邀请的客座嘉宾已经提前上线。老孙和他打了个招呼,就好像久违的邻居在门口遇见,亲切、熟悉。

上课时间就要到了,大屏幕上纷纷出现了同学们的头像向老孙发来问候。这让老孙想起了数年前,走进校园里熙熙攘攘的人群。此刻,他竟分不清究竟哪里是线上、哪里是线下。

教育的本质

三周时间很快,百森的线上课程内容十分精彩。那些原本并不熟识的国内各高校教师,已经开始互道同学加油。

和我同组的组长叶教授、副组长魏教授、组员毛院长和周教授,纷纷表示要相约线下,大家仿佛用快进键走完了一段校园学习的旅程。

临近结束,来自哈佛的中国通William Kirby教授给我们上了一堂关于“大学使命”的课程。老先生全程用英文引经据典、侃侃而谈,从德国的洪堡大学谈到中国的京师大学堂,从大学的使命谈到教授的风骨,纵贯古今,令人神往。其讲课内容之精彩完全掩盖了老先生对线上操作系统的陌生。在试图两次切换分享主屏幕失败以后,老先生冒出一句“算了吧”,口音地道,语惊四座。

作为一名青年教师,我从教时间不长,对于教学有些粗浅的理解。在我看来,从学生学习的角度,我崇尚倾听、质疑、思辨、成长的学习路径;作为教师,我推崇热爱学生、热衷教学、持续学习的师者风范。无论技术如何发展、疫情是否消弭,相信只要秉持以上理念,打破边界、快速学习,主动创造教育新场景,我们就已经具备了抵御外部风险的韧性,实现了教育的创新!

(作者为复旦大学创业学教授)

制图:实习编辑:金丽丽责任编辑:归彦斌

相关文章

文化校历

新闻分类

新闻排行

周排行 月排行

  • 联系我们
    fudan_news@163.com
    021-656422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