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希哲:长三角养老一体化必须统筹资源优化配置

来源:《文汇报》2019年06月17日04版发布时间:2019-06-17

彭希哲(长江经济带(复旦大学)发展研究院)

长三角地区是中国经济实力最强的地区之一,同时也是人口老龄化速度最快、程度最深的地区。2016年底,长三角区域人口达2.2亿,其中60岁及以上老年人4400万人,占总人口的21%。而且随着1960、1970年代生育高峰的出生者逐渐步入老年,长三角区域的老龄化程度将进一步加重,人口老龄化挑战异常艰巨。此外,长三角区域人口老龄化的空间分布不均衡,在养老资源方面也存在分散、不均衡、差异明显等特点。长期以来,各地在养老保障及产业发展上存在制度分割、资源分散、服务标准不统一等障碍。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以下五点对策建议:

一是整合长三角地区养老资源,形成多元化、多层次的养老保障体系。这需要对长三角地区现有养老资源进行全面梳理;要对现有养老资源进行系统整合,从地域、服务对象、服务需求、文化层次等方面区分出不同老龄群体的不同养老需求;对养老资源进行有针对性的统一布局与调整。

二是建立长三角区域养老信息化平台,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手段为养老一体化提供数据支撑,为差异化的养老需提供精准、高效率和高质量的服务。

三是不断加强政策协同,引导三地有关部门协调联动,梳理、修改和调整相关政策以确保养老一体化的顺利推进。通过在养老项目、资金、资源配备及相关软硬件建设上的支持,吸引更多社会力量投入养老事业发展。

四是统一养老产业发展的区域标准。首先,要统一养老服务行业标准,包括准入标准、养老产品标准化、养老服务职业化、养老护理标准化等。其次,建立养老服务人才合作培养机制。长三角各地区的资源禀赋各不相同,建议上海凭借其教育资源优势重点培养高端养老服务管理人才,江浙地区结合其职业教育资源大力培育和储备养老护理人才,安徽以输送养老服务人力资源为主。

五是切实解决上海等地老年人口异地养老的制度障碍和基础设施的不足。在长三角区域内综合评估布局与老年人口健康和养老有关的项目,借鉴生态补偿机制建立老年人口异地养老的公共服务补偿机制,鼓励上海等地的老年人口到外地养老,为提升上海和长三角中心城市的发展能级创造有利的人口环境,也为长三角区域内相对边缘的地区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相关文章

文化校历

新闻分类

新闻排行

周排行 月排行

  • 联系我们
    fudan_news@163.com
    021-656422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