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成长是中国改革开放时期的基本特征之一。以社会组织、社区、网络空间等要素为载体的社会,正显示出迅猛的发展态势。如何推动社会治理体系现代化,成为新时代的重要课题。中央对社会治理的总体布局是党委领导、政府主导、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推进路径是系统治理、依法治理、综合治理、源头治理。上海如何落实这一战略布局和实践这一推进路径,是“十三五”开局之年要思考的问题。
2014年的市委“一号课题”,将创新社会治理、加强基层建设作为主题,可谓切中要害,其积极成果已经显现出来。其中最为重要的成果,就是街居制的功能重构与能力开发。这是将治理逻辑从社区层面上升到街道层面的产物。街道功能的转化和居民自治能力的提升为上海基层建设注入了可持续性的发展动力。但是,从上海未来发展趋势来看,仅仅依靠社区治理是无法支撑现代化社会治理体系的。从要素构成的角度来看,除社区治理之外,社会治理至少还包含社会组织治理、社会诚信治理、社会融合治理、社会景观治理、社会公共安全治理等多重要素。因此,“十三五”开局之年,上海当务之急是将社区治理的探索提升为社会治理体系的构建,成为率先探索和构建现代化社会治理体系的排头兵,为中国大城市的社会治理提供有益的经验。具体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社会治理开放化。社会治理的基本逻辑是共建共享、合作、协同。重管理、轻治理不符合社会治理的基本逻辑。从政府负责到政府主导的转变,是推动社会治理现代化的第一要求。实际上,上海在过去几年推行的区域化党建、公益招投标等,已经显现出社会治理的开放化特征。在互联网时代和多元化时代,社会治理尤其讲求跨界思维和跨界合作。试想一下,如果大数据都是被部门所垄断,信息封存在封闭性的行政系统之中,现代化社会治理体系如何得以构建呢?在开放化的格局和思维中,构建政党与社会的联结机制,推动政府、社会和市场的合作与联结,使各种主体的积极能量汇聚于社会治理之中,正是现代化社会治理体系的基本特征。
社会治理精致化。一座有灵魂的城市,应该是一座精致化的城市。精致化是现代化社会治理体系的重要特征。比如,在日本,残疾人坡道的建设在坡度、长度等方面,都有严格的规定。在这一方面,上海还有很大改进和上升空间。我们走在摩天大楼云集的大都市里面,就会发现有很多细节是极其粗糙的。粗糙的细节不仅仅是质量问题,更是一座城市优雅气质的丧失。其实,上海的文化、建筑和历史中包含着社会治理精致化的气息,我们应善加开发和利用。
社会治理专业化。社会治理是有规律可循的,社会治理也是需要专业知识支撑的。在这一方面,上海“十三五”规划建议中提出的健全统一规范的社区工作者职业化体系,就是实现社会治理专业化的重要基础。长期以来,我们一直以为只有城市交通、城市规划等领域是需要专业化的,但显然这种观念是与现代化社会治理体系不相容的。上海要成为推动社会治理体系现代化的排头兵,就必须在社会治理专业化上率先走出一步。
社会治理无缝化。我们对上海的理解,不能仅仅局限于内环以内的中心城区,也不能局限于外环以内的外围城区。上海与周边的农村、甚至与整个长三角都是紧密相连的。我们甚至要突破上海6000平方公里的空间概念,将上海的社会治理置于更为广阔的地理空间中来思考。突破地理空间边界的阻隔与束缚,是我们思考上海未来的关键。因此,上海构建的现代化社会治理体系绝不是在“中心—边缘”的区分中成长起来的空间等级体系。在“十三五”期间,上海需要贯彻无缝化治理的理念,将中心城区、近郊地区、远郊地区之间的治理缝隙填补起来,最大程度降低城市运行风险。
社会治理关联化。城市建设可以在非常短暂的时间中显示出宏大的语境。上海在20世纪90年代之后的巨变,正是这一宏大语境的上演。但是,宏大的语境如果不能与人与人的交融相联结,那么这个宏大的语境只能释放出冰冷的气息。现代化社会治理体系就是使居住在这座城市中的每一个人,都成为与城市治理、城市未来息息相关的关联。在社区中,并不是“公共物权”和“私人物权”的两极分化。社区中的一草一木、社区中的一砖一瓦,社区中的楼道空间与公用水管,都是与每一个居民密不可分、息息相关的“关联物权”。同样,城市中的每一条道路、每一寸草地,都是与每一个城市人不可分离的“关联物权”。现代化社会治理体系的奥秘就是将每一个城市人塑造为与城市命运不可分离的关联者。
(作者为复旦大学当代中国研究中心主任、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