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共产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和作风建设中,群众路线居于至关重要的地位。群众路线和实事求是、独立自主一起,构成了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密切联系群众,是党的三大优良作风之一。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尊重人民群众的创造,倾听人民群众的呼声,反映人民群众的意愿,集中人民群众的智慧和力量,全心全意为人民群众服务,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党的群众路线的基本内容。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90多年的历史表明,什么时候群众路线坚持得好,党的工作就会顺利推进,各项事业就会取得成功,什么时候放松了对群众路线的贯彻实践,党和人民的事业就会面临困难和挫折,甚至遭遇失败。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人民群众是中国共产党的根基和血脉所在,是党的宗旨和力量所在。群众路线是中国共产党的生命线、传家宝。
群众路线的理论和实践充分说明,中国共产党是把人民性与先进性统一起来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一方面,中国共产党“从群众中来”,是来自人民、依靠人民、代表人民的党,是反映人民群众的愿望和要求、代表人民整体的根本利益的党,这是党的人民性的体现。另一方面,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由人民中的先进分子组成的党。中国共产党不仅要做人民群众的“学生”,而且要做人民群众的“先生”,要“到群众中去”,宣传群众、发动群众、教育群众、组织群众,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群众中加以落实,领导群众走向幸福生活,这是党的先进性的体现。人民性和先进性是中国共产党的政党特性的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二者的统一是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其他一切政党的根本标志。如果一个政党只有人民性,没有先进性,党就会变成“全民党”,就会成为一个松散的政治组织,没有凝聚力和战斗力,无法长期发挥领导党的作用。相反,如果只有先进性,没有人民性,党就会变成排外封闭的“精英党”,就会造成思想和组织上的僵化,丧失生机和活力。
20世纪70年代末,中国共产党根据国内外大势,顺应广大人民群众的愿望和要求,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作出了改革开放的重大战略决策,使国家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社会生产力获得极大发展,国家综合国力明显增强,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也有了实质性改善。这些成绩的取得,与中国共产党人对群众路线的坚持、发展和创新是分不开得。
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推进,也使党的群众路线工作面临着很多新形势和新挑战。经济市场化改革和市场经济的发展带来了社会生活的经济化,利益算计的原则渗透到社会生活的一切领域,广大人民群众对现实利益的追求与国家财富生产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部分党员干部对自身利益的过分追求使腐败现象愈演愈烈。政治民主化使人民群众的自主意识、权利意识、选择意识、批判意识日益增强,对集体、政党乃至整个国家的认同有所削弱。社会多极化造成了人群的分化和不同阶层、不同利益集团的形成,人民群众的内部矛盾呈多发态势,社会共识的形成难度加大。文化多元化带来了不同文化和价值观的流行,主流文化作用不明显,文化向心力和凝聚力下降。科技信息化,各种新兴媒体的迅猛发展导致信息的生产和流动表现出爆炸式、多中心态势,党和政府的话语权和影响力与纸质媒体、收音机和电视剧主宰的时代相比已不可同日而语。生态脆弱化加剧了广大人民群众生活的紧张、焦虑和对未来的担忧。另外,改革开放也促进了中国与世界其他地区的交流和融合,经济全球化使西方资本主义世界的政治、经济、文化观念对中国的影响力加大,中国仍然处在一个由资本主义主导的世界体系之中,中国发生的很多事件可能在全球范围内迅速扩散,并经过反华势力的恶意夸大和曲解被传回中国,误导人民群众的观念和情绪。在这种形势面前,中国共产党确实面临着长期执政的考验、改革开放的考验、市场经济的考验和外部环境的考验。
改革开放的新形势和新挑战对中国共产党的群众路线工作必然提出新的要求。但一段时期以来,由于执政大党的惰性,由于原子式个人主义和利益至上信条对党员和党组织的侵蚀,由于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和多元文化所带来的党中央权威的削弱与向心力、凝聚力和动员力的退化,由于党内思想和意识形态的多变和混乱,党的群众路线工作不适应形势的发展和人民群众的要求,党内存在着不同程度的脱离群众的危险以及与这种危险密切相关的精神懈怠的危险、能力不足的危险、消极腐败的危险,党内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在某些地方、领域和部门有所滋长。具体问题包括:
其一,某些党员干部信仰缺失,意志薄弱 ,精神懈怠,对马克思主义,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和制度丧失信心,安于现状,得过且过;对广大人民群众的愿望和要求,漠不关心,敷衍了事。
其二,某些党员干部和党政部门高高在上,习惯于做官当老爷,官僚主义严重,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还有一些干部在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面前,一味消极退却,以“改革”为借口放弃自己的领导责任,让人民群众各顾各,造成了某些地方和领域秩序混乱,人民利益得不到维护。
其三,某些党员干部贪图享受,奢靡铺张,大建楼堂馆所,以学习考察为名变相出国公费旅游,在用车、住房等问题上大手大脚,浪费国家和人民财富。更有少数党员干部腐化堕落,寡廉鲜耻,心中没有任何敬畏,行为没有任何底线,成了金钱和美色的俘虏。
其四,某些党员干部不顾本地区、本部门的实际,好大喜功,劳民伤财,热衷于搞形象工程。还有一些党员干部不接地气,异想天开,食洋不化,生吞活剥,照抄照搬外国制度、经验或做法,胡乱折腾,搞得群众怨声载道。
其五,某些党员干部下基层搞形式主义,满足于听汇报,看图表,一旦与老百姓接触,话不投机,形同陌路 ,对群众生活特别是他们面临的困难和问题缺乏真实感受。还有少数党员干部在和群众接触时虚情假意,煽情作秀,见到问题绕着走,经常让人民群众失望。
其六,某些党员干部在工作中麻木不仁,不仅不为广大人民群众谋利益,反而巧取豪夺,与民争利,损害群众利益。更有少数干部目无党纪国法,倚强凌弱,为非作歹,欺压百姓。
尽管上述问题是发生在部分党员干部身上的局部现象甚至个别现象,但必须承认,它们已经对执政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造成了损害,严重影响了党的形象和威信。不解决这些问题,中国共产党的凝聚力、向心力和战斗力就无从谈起。因此,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看到了党存在的脱离群众的危险,决定在全党深入开展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这一活动,绝非权宜之计,而是在新形势下重建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一个重要工作安排。
重建党的先进性,首先要解决部分党员干部落后于现实和人民群众的问题。除了对少数腐化堕落分子进行严厉打击和惩处之外,对大多数党员干部进行教育和引导,动员他们“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提高他们自我反省、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能力,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
重建党的先进性,需要党的各级领导干部发挥榜样的力量,以身作则,己正正人。2012年12月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通过了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并迅速加以落实,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一致好评。八项规定通过后,各地区各部门纷纷行动起来,上行下效,遏制了大讲排场、铺张浪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等问题的蔓延。重建党的先进性,还需要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发挥领导的力量和教化的力量,敢于领导,善于领导,为人民利益敢于“出头”,甘于奉献。同时用先进的思想和理论教育群众、引导群众,实现新时期党的各项工作目标。
党的先进性与人民性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重建党的先进性也意味着要重建党的人民性。重建党的人民性,要做到“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的有机统一。广大党员干部深入基层,调查研究、现场办公、挂职帮扶、劳动锻炼,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坚持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是自上而下联系群众的较好形式。另一方面,注重在各阶层中发展党员,注重从基层选拔党代表和党员干部,发挥基层协商民主和直接民主等制度的作用,打通自下而上反映民意的渠道,使人民的意见、愿望和要求得到更充分的表达和重视。
重建党的人民性,要求党的大政方针确保广大人民群众的合理权益和社会生活的正常秩序,保持国家安定、社会稳定、人民淡定。在干部选拔、任用和提升上,要搞五湖四海、选贤任能,使执政党具有较强的吐故纳新的能力,保证干部队伍的合理更替和流动,防止阶层固化。
总之,这次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是重建执政党的先进性与人民性的一次重要契机。相信经过这次实践,中国共产党的感召力、亲和力、整合力、凝聚力、引导力、提升力、决策力和执行力都会得到明显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一定会有显著增强,从而更好地承担起领导广大人民群众实现“中国梦”的历史重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