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美丽中国勿陷“美丽误区”

作者:李志青摄影: 视频: 来源:《东方早报》2013年7月30日发布时间:2013-08-29

按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保护公众健康安全,并不等于简单的“达标”。其关键在于,在寻求建设美丽中国的过程中,我们千万勿将“美丽”简单化,从而陷入各种“美丽误区”。

据报道,有关权威机构日前发布了《淮河流域水环境与消化道肿瘤死亡图集》,其中值得注意的是,淮河流域某地的水源已经达到国家4类水的用水标准,也就是属于“主要适用于一般工业用水区及人体非直接接触的娱乐用水区”,基本符合了“无臭无味”的要求,但仍然因为水体中的“持久性化学物污染、重金属超标”,而严重威胁到当地居民的身体健康,并直接导致鱼类畸形生长。此外,据上海有关媒体报道(《新闻晨报》2013.7.19),“在蓝天白云的条件下,上海本地午后依然出现‘臭氧浓度多次超标’”,其原因在于臭氧属于“二次生成的污染物”,而据大气专家介绍,“植物释放的两种有机化学成分(异戊二烯和单一芬多精)与机动车排放的尾气污染物中的氮氧化物相结合,便可以生成臭氧”,因此,“当一个区域内机动车尾气排放较多,而又遇到绿化较佳的时候,就有一定概率产生大量的臭氧”,另据介绍,“超标臭氧是哮喘多发的重要原因”。以上两个案例都告诉我们,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保护公众健康安全,并不等于简单的“达标”。其关键在于,在寻求建设美丽中国的过程中,我们千万勿将“美丽”简单化,从而陷入各种“美丽误区”。

应该说,自从党的十八大提出“建设美丽中国”的设想与愿景后,标志着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那就是从原先的“主要污染物减排”以维持生态环境“不恶化”为主导向未来“修补并提升生态环境环境质量”的方向过渡。其中的主要区别在于,与之前生态环境质量不断下滑有所不同的是,在未来,经过治理,我们的生态环境质量将逐渐变好,不仅要在“数量”上减少污染排放,而且更是要在“美丽”上下功夫,让生态环境逐渐变得“赏心悦目”起来。就此而言,建设美丽中国实则对我国的生态环境保护提出了较高的要求,那就是做到“内外兼修”,让公众不仅免除健康及安全之忧,还可以从中获得一定审美上的消费和享受,以实现全面提升社会福祉的目标。

理论上而言,面对环境污染的挑战,实现生态环境的“内外兼修”,建设美丽中国,最大的难点是“内”,而不是“外”,而其实现的顺序也应该是“先内后外”,但出于各种误解,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出现了各种将上述生态环境保护“内外”目标相混淆,甚至本末倒置,及陷入“美丽误区”的现象。总体而言,这样的误区有如下几种表现。

其一,以“形式的外在美”替代“质量的内在美”;在对“美丽”的理解中,生态环境质量显然是其中的焦点,但这并不等于仅仅就消除那些肉眼可见、鼻子可闻、耳朵可听的“污染”,正如上述有关淮河污染的报道所示,“经过多年的治理,淮河上游那些‘会说脏话的排污口’已经很难找到了。现在这里的水质是四类水,你看不到污染,也闻不到怪味儿”,也就是从外观上来看,较之以前,这样的用水也算越来越“美丽”了,但从其成分来看,还远远没有符合健康和安全所需的基本要求。实际上,这样的案例还有很多。譬如,空气污染中,随着公众环保意识的提高,肉眼可见的污染物已经越来越少,但这并不代表空气质量就越来越好,相反,各种细微的颗粒物也加入了污染大军,影响着我们的空气环境。

其二,以“标准的孤立美”替代“生态的系统美”;生态环境各部门之间有着高度的系统性,基于工业化发展背景下对于生态环境的有限认知,人们在保护生态环境的过程中,却常常将生态环境进行割裂开来进行治理,最为典型的便是为各种生态的子环境建立标准体系,比如用水的、大气的、土壤的,而且,各种标准间的交互性甚少,基本相互孤立,各自为政。其结果是,在符合标准的情况下,就某个子生态环境而言,的确已经实现了环境质量的改善,但就整个生态系统而言,这样的各种标准建设在其环境影响上仍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其中很大的一种可能性便是标准与标准之间相互抵消或甚至抵触,最后危及整个生态系统本身。上述有关绿化与汽车尾气结合生成新污染物的案例就说明,仅仅在某部门内部建立标准来保护生态环境,对于实现整体的“美丽”而言,是远远不够的。

其三,以“加工的后天美”替代“自然的先天美”。在生态环境退化,变得丑陋的背景下,为了重新实现“美丽”,人们擅长利用各种科技手段来进行后天的加工,譬如用“包装”的理念来经营城市,通过各种景观工程、灯光工程来美化城市,这样的做法,其出发点固然是好的,但从结果来看,整个城市所呈现的只会是有着明显后天雕琢痕迹“加工美”,而越来越远离生态环境本身所具有那种“自然美”。更加严重的是,在后天各种加工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又产生了新的污染排放,从而加重生态环境的总体负担。最终,尽管城市可能变得“美丽”了,但生态环境的整体质量却在下降。事实上,就生态环境系统的演进而言,后天的加工永远无法真正取代先天的自然禀赋。

总之,在建设美丽中国的进程中,我们应秉着回归“美丽”,而不是消费“美丽”的态度,来更加科学地、系统地和人本地,并怀着对自然的敬畏之心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最终建成既有阳光白云,又有健康与安全的人居环境。

(作者单位:复旦大学环境经济研究中心 副主任)

制图:实习编辑:责任编辑:

相关文章

文化校历

新闻分类

新闻排行

周排行 月排行

  • 联系我们
    fudan_news@163.com
    021-656422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