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优秀学生标兵】如何塑造自我的定力?他们分享成长的心声

作者:赵帅智摄影:受访者提供 视频: 来源:融媒体中心发布时间:2024-05-04

她走出迷茫,磨砺坚定的心性,将“眼前路”变为“脚下路”;他文体兼顾,随性平和,在“试错”中追寻医学理想;他从容不迫,潜心求学,在逆境中开拓专业和生活的多种可能。“五四”青年节,来看复旦青年如何与“快”而“紧”的氛围和解,塑造自我的定力?三位复旦大学优秀学生标兵,与你分享他们成长的心声。

品尝医学生的苦,她立志成为有大爱的医生

获评2022-2023学年“十月评优”优秀学生、“知行杯”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决赛入围、连年屡次获院校奖学金……一路以来,临床医学院2019级本科生凯日玛·努尔买买提在课内学业与课外实践取得喜人的收获。

本科的求学对凯日玛来说,既是一条硕果满满的道路,同时也是一条克服困难、磨砺心性的道路。

刚入复旦时,在预科班学习的凯日玛时常觉得很“懵”、很茫然,不知道如何寻找自己的定位,对不清晰的未来感到些许害怕。进入临床医学院后,身边同学的勤勉、老师的帮助、专业学习的实践锻炼,让凯日玛一步一步走出迷茫的状态,摸索出自己的求学道路,也切切实实品尝到了“医学生的苦”。

专业学习的要求让忙与累成为常态,同时“学习方法对不对?”“要不要和大家一样尽早参加科研?”“成绩什么时候会有改善?”等一系列对自己的质疑也在萌生,这让凯日玛一度感到难熬。

在和同辈与师长的交流中,凯日玛学会转换角度看待困难,“从长远来看,这些苦和累是阶段性的,也要告诉自己平时更要下功夫”。不仅如此,凯日玛也在学习中逐渐学会聚焦自我,专注于自己应该做的功课,厘清楚自己的需要和短板,“如果一直看身边的人在做什么,而不是关注于自己该做什么,只会乱掉自己的节奏。”

凯日玛习惯将每一天的时间进行模块化管理,这让她的学习和休息井然有序。凯日玛不仅寻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还形成了突出的自驱力。凭借着踏踏实实做事的原则,她以专业前5%的成绩入选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第四期“卓博计划”。

凯日玛(右一)在喀什市阳光小区社区卫生服务站进行健康咨询工作

在学业之外,凯日玛常利用课外时间投身社会服务的实践当中。在乌鲁木齐当地志愿服务时,她敏锐观察到社区工作的部分程序操作繁琐,帮助社区建立了电子化的信息库,切实提高社区管理的工作效率。

在参加医疗工作时,凯日玛会主动到病房看一看,了解病人情况,切身体会医患关系。在参加义诊时,她会与老人们深入沟通,了解症状,结合他们的用药情况给予建议。实践中的交流不仅让凯日玛明白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在工作中的价值,更让她坚定在医学道路上前进的决心,“我喜欢这些体验,让我越来越喜欢自己的专业。”

受同为党员的父亲熏陶,凯日玛在高中时便立志成为一名党员。去年9月,她正式成为一名共产党员。对她而言,这是非常重大的时刻,也意味着她正一步步将“未来的路”走成“脚下的路”。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我的初心就是想要成为一名真正的、有大爱的好医生,努力为家乡和祖国的医疗事业贡献一份力量。”凯日玛说。

文体兼修,他在“试错”中坚定医学理想

在大学,如何做到文体兼顾,双栖发展?基础医学院2021级本科生张阳阳或许是回答这一问题的能手。

张阳阳的母亲是一位医生,从小他常常听到母亲讲起关于如何辩证诊断疾病和与患者沟通的故事,也常常看到母亲为了病人连夜匆匆出诊,让他很早就认识到了医生这个职业所代表的责任和奉献。耳濡目染之下,张阳阳渐渐也能感受到作为医生让患者痊愈的成就感,开始向往成为一名医生。考入复旦后,他开启了医学的求学之旅。

医学专业各方面的“苦”与“累”偶尔也会让张阳阳感到头疼,但他往往能以平和的心态完成学习任务,实现预期目标,“我不会把自己逼得太紧,学的时候就全力以赴,只要努力了,就可以心安。”

学习和工作的目的,张阳阳保持开放性的视野和态度,不给自己设限,努力探索更多可能,“我现在所了解的一切都可能在今后有更深的认识,自然不能受现在束缚”。

张阳阳参加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科创训练营开营仪式

“试错”,是张阳阳参与到科研工作中的关键词。进入大二,打好专业知识基础的张阳阳接触到了科研,起点是一篇综述。为了这篇综述,他不断去学习自己领域外的知识,在一轮又一轮的修改与总结下,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先前的错了,就改过来,继续试。”

张阳阳在进行生物信息分析的工作时,“试”与“错”出现得愈加频繁,不断地看文章、不断地调整数据,“不断地试,不断地错”成为家常便饭,“只有不断地去试,对这个地方的认识越来越清楚后,下一次才有更大的可能成功。”

带着不畏错误、敢于尝试的心态,在导师的指导下,张阳阳于去年十月发表了SCI论文一作1篇,并有多篇在投。“试错”最终带来了“对”的成果。

学业之外,张阳阳还是国家二级运动员,热爱篮球和游泳。凭借曾经在游泳队得到的锻炼,他成为了复旦大学游泳队阳光组的一员,定期参加队伍的游泳训练。在第一届复旦大学枫林杯游泳比赛和复旦大学“敢为‘泳’者先”主题游泳比赛等项目中,他都拔得头筹。

但是在张阳阳看来,竞技的成就并非体育运动的全部,身心的健康是他热爱运动的重要原因。他坚信,体育运动和学业相辅相成,适当的体育运动能让他更好地应对学业上的压力,完成学业目标后他也能以更随和的心态享受运动的乐趣。

“文”和“体”在张阳阳身上形成了良性循环。今后的他,将在医学道路上以张弛有度的姿态朝着理想的职业迈进。

潜心“计术”,他在逆境下编写自己的成才之路

对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2020级本科生张佳洵来说,本科的学习不仅仅是面对一个个喜人的“字符”,还是将“视野”拓宽为“旷野”的重要机遇。

抱着“想要成为一名程序员”的想法,张佳洵选择了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软件工程专业。在专业学习中,他渐渐看到“编程”背后的更多可能。

张佳洵来自浙江南部农村,上大学之前并不了解编程。“考入复旦后,学校不仅给予我经济上的关照,更是给了我一个自立成长的平台。”他希望掌握一项专业技能,为他人提供帮助。他加入校PCS志愿服务队,为全校师生无偿提供电脑维修和编程辅导服务。“利用自己的专业技能,解决让别人头疼的问题,这样的一些‘举手之劳’让我感到很难忘。”

秉持“本周事,本周毕”的原则,张佳洵全身心投入到课堂当中,课后也第一时间完成课业要求,再以松弛的状态探索课外兴趣。自大二学期起,潜心于专业学习的张佳洵在学业上不断挑战自我,综合成绩一直保持年级第一,不仅获国家奖学金,还连续三年获评优秀学生,并于去年成功保研。

通过理论学习和实践,张佳洵扎实基础理论知识、锤炼专业技能。尤其是在学习“数据结构与算法”这门课后,他明白了看问题不止一种角度,换一种思维,或许就能以更新颖的方式去探讨。在专业性更强的课程上,他也逐渐看到“编程”在学术科研的一面,发觉自己的专业不只是单纯掌握某一项技能,去做重复性的工作,更是具有探索性和求新性的研究。

计算机和软件领域日新月异,身边的同学较早便尝试科研,这让按部就班学习基础理论的张佳洵曾生出紧张感。但随着掌握更多的专业知识、了解不同的科研领域以及有更多的实践拓展后,张佳洵心中的紧迫感慢慢释然,“如果没有比较深厚的专业理论知识为地基,依靠别人的工具做尝试,自己就难以有真正的深入。”

为深耕专业,张佳洵通过校赛选拔,成功进入复旦大学算法竞赛校队。利用周末与寒暑假时间,他积极参与集训,向有丰富竞赛经验的同辈学习。一年后,他和另外两名队员一起斩获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区域赛银牌。

大二下学期,张佳洵参与陈辰老师的“CPU设计”实践项目。该项目基于公开的risc-v指令集设计CPU架构,是国内芯片寻求国产替代的重要路径。在项目中,他设计了多路组相联缓存以及多周期运算单元等组件,锻炼了实践动手能力。

一路走来,什么样的心态最重要?“从容不迫,精心钻研”,是张佳洵用行动证明的答案。

制图:段瑞怀实习编辑:章一诺责任编辑:李斯嘉

相关文章

文化校历

新闻分类

推荐视频

图说复旦

新闻排行

周排行 月排行

  • 联系我们
    fudan_news@163.com
    021-656422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