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门开课不满一年的复旦党史课,有啥魅力?

作者:李冰梅摄影:李冰梅 视频: 来源:融媒体中心发布时间:2021-06-06

2020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给复旦大学《共产党宣言》展示馆党员志愿服务队全体队员的回信中指出,希望广大党员特别是青年党员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结合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在学思践悟中坚定理想信念,在奋发有为中践行初心使命。

在学校党委系统谋划和马克思主义学院积极部署下,复旦大学“四史”课程开始酝酿建设,并于2020-2021学年秋季学期正式开课,作为选择性必修课面向全校本科生开设。今年,该系列课程在不断摸索与完善中步入了第二个学期。

正值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和党史学习教育全面推进之际,让我们走进复旦大学的“四史”课堂,一起重温历史、体悟真理、坚定初心。

“身边同学推荐的思政B课程里,总会有这门课的名字。”

“在选课阶段,总会有没选上课的同学来向老师申请能让他(她)加入这门课程。”

“这门课的教室里面,永远满满当当都是人。”

课前十五分钟,已经满满当当的教室

这门在学生中口碑较高的热门课程,就是由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杜艳华教授和薛小荣副教授共同讲授的《中国共产党历史》。

在全面开展'四史'学习教育的大背景下,党史作为其中一个重要部分,需要单独开设,从党作为活动主体的角度来授课。”薛小荣说,《中国共产党历史》自2020年秋季学期在复旦大学应运而生,如今是开设的第二个学期。这门只有120个名额的课程,本学期吸引了450人选修。

这门课的魅力到底在哪里?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近探寻。

百年党史故事,如何在16节课中讲好?

百年党史,内容极其丰富,如何在短时间内让同学们尽可能地去了解这段历史?

“时间紧,任务重,这是党史授课的客观难点。从我的经验而言,要在这么短的时间里展现出每个时期总体的历史概貌,运用马克思主义历史观梳理主要事件、主要矛盾以及背后的因果关系、发展脉络是很重要的。”薛小荣坦言。

经过商讨,两位老师决定按照历史分期来讲解不同阶段的党史。本学期,杜艳华讲解的是从1921年建党到1936年长征胜利,以及1978年改革开放后的党史;而薛小荣则负责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1949年建国到改革开放前阶段这几个专题。

薛小荣正在授课

薛小荣在专题“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中讲到,1949年建国后,党所创立的新生政权面对旧中国、旧社会的遗留问题所采取的措施时,详细地从军队接收、政府机构管理、南下干部组建和社会治安、经济斗争、专业化管理等进行了全面阐述。

台下的大二高分子专业学生张泽熙听得入神:“一些以前只知道名字的人物在老师的讲解下,从历史中走出,成为了有血有肉的人。”

“薛老师上课风格鲜明,讲故事的时候声情并茂,很引人入胜。”社会科学实验班的大一学生龚丽也有类似的感受。

对于学生不太熟悉的史实,薛小荣都会选择进行全面细致的讲解,以便同学们在此基础上更好地理解党史。

而在讲到抗美援朝战争这段历史时,他则着重分析了其背景和意义,史实部分只是概述而过。“同学们对于某些史实是很熟悉的,这时只需要提点一下他们脑海中的记忆基因就好。老师更为重要的责任是讲清前因后果、发展脉络,启发学生进行系统性的整体思考。”

听到这部分时,坐在第一排的软件工程专业大二学生卢政杰连连点头。相比从前只是单纯知晓“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口号,听课后他进一步了解到其背后的深远影响,收获良多。“还有之前讲百团大战,我本来只知道它是一场胜利,却不知道它的其他方面的影响……”他分享道。

系统性、多角度展现党史,激发学习主动性

本课程教材《中国共产党的九十年》

其实,薛小荣之前就开设了《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马克思主义政党学说史》《网络政治与政党建设》等课程,但直到去年,他才真正开始面向本科生,系统性讲解党史。

从过往的经验中,他总结出了划分专题并结合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和新时代网络党建等研究热点的授课方法,从多角度、多维度提升同学们对党史的理解。

为了开好这门课程,在教材选定上,课程筹备团队既注重权威性,又与时俱进,以中央审定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的九十年》作为课程权威教材。

此外,老师们也不断加强自身的学习,力求实现最好的效果。“我们首先都是能完整地讲下来整个百年党史的,然后又根据自己讲解的专题,再进一步去深入研究。”薛小荣说。

建党和建国以来的中央文件和权威档案,薛小荣都又翻阅了多次,例如1945年4月中共六届七中全会通过的《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1981年6月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和1921年到1949年,1949年到1966年两套史料;还有一些个体的历史回忆录,具有反思性的研究专著,例如薄一波的《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件的回顾》、胡乔木的《回忆毛泽东》,……薛小荣认为,只有这样,才能够更好地将国家叙事与个人回忆有机融合,从而为同学们呈现出完整、客观、真实的历史。

在课堂上,他经常分享自己读档案的体会,也希望同学们在遇到困惑时能够主动地去寻找史料、研究问题,在深度思考的基础上,拥有比较自洽的知识体系。

“这样才不容易被网络上片面的观点带偏。更何况现在很多档案都公开化,甚至有了电子版。只要你用心,就可以找到想要的答案。”他进一步补充道。

正在认真听讲的同学们

就曾有一位国政系同学,令薛小荣记忆犹新。“他对政治史比较了解,看过不少史料,也是真正有自己的深刻思考和问题意识的。由于思维差异,这位国政系同学和另一个历史系同学对党史细节的理解产生了一些分歧,展开了争论。”

那一次,薛小荣在课后花了一小时和他们交流探讨,告诉他们评价历史不能只是掉进枝节,细节固然重要,但是必须要有大历史观,不然就只能陷入专业主义当中。

杜艳华则经常会在课堂上就某些问题来启发同学进行交流,鼓励大家从多角度丰富自身对于党史的认识,例如,课程期中作业是“自选角度谈谈你心目中的党史”。从政治建设到经济改革再到军队纪律、红色文艺等等,同学们展开多样化的思考,正符合她对同学们的期待和要求。

微电子学院大三学生陈超认为,这门党史课很成功,有足够的指导性,既保持了课程的严肃性和理论性,但也不乏生动性、趣味性。“开设‘四史’系列思政课程不是目的,让我们学生能真正听好课,学好四史,甚至于在课程结束后,还能自发地去学习和感悟四史,这才是目的。”

明晰脉络、去碎片化

培养“大历史观”和对党和国家的认同感

作为一门思政课选择性必修课,《中国共产党历史》课上的同学来自文史哲和理工医等不同专业,学生的历史学基础差异较大。面对这样的情况,薛小荣认为,在课堂上要特别注意“去碎片化”——要由因到果,串起时代发展脉络,从而让同学们形成一个宏观的整体性概念,而不只是陷入“枝节”当中,此外,更为重要的是必须切实培养同学们的“大历史观”和对于党、国家的认同感。

比如在讲解抗日战争时,他不只是介绍几次重要战役各自的具体情况,而是把其背景原因、指导思想乃至意义影响都有机串联起来;还有西安事变,他也是从为什么会发生、怎样去解决的考量等更为整体性的层面授课。

“要让同学们感受到,历史事件不只是一个个碎片化的节点,其背后原因是很复杂的。他们需要思考,中国共产党在其中发挥了怎样的作用,是怎么从理论上去思考这个问题,又在政治实践上解决这个问题。这非常重要。”他说。

薛小荣正在授课

同时,“大历史观”和认同感的培养也贯穿课堂始终。在讲解如何认识和分析改革开放前后三十年的历史时,薛小荣从习近平总书记在《论中国共产党历史》中一篇名为《正确认识改革开放前和改革开放后两个历史时期》的文章出发,批判了当前社会上一些错误的虚无主义观点——全面贬低和否定这段历史,完全割裂两个时期的关系。

薛小荣希望,不仅要将历史故事讲得生动,脉络清晰,也要传递出背后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同学们应该在正确观点的引导下,开展实践,促进社会的良性发展。这才是党史教育所追求的关键”。

“要正视历史,真正系统性地弄清楚我们的新中国如何建立,中国共产党是什么样的政党,这一路是如何走来的。”陈超认为。

“虽然课程还未结束,但我已经逐渐体悟到中国共产党由小到大、由弱到强,领导实现国家独立和人民解放,真正赢得广大人民的支持,这一历程中的艰辛不易,也感受到许许多多共产党人信仰的坚实力量。”张泽熙感慨。

“作为一名理工科学生,我的思维方式很容易受到专业领域的局限。这门课给我带来了跨专业的视角,让我对近现代中国的很多重大事件有了新的深入理解。历史事件的发生是有前因后果的,看似同样的情形处理方式可能天壤之别。我们通过学习也可以将这一智慧运用在生活中。”卢政杰说。

通过党史授课,传达理性看待和敬畏历史的思想,让学习者真正立足于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去思考和理解理论观点背后的科学逻辑和深刻意义——这才是《中国共产党历史》这门课程的应有之义。

制图:实习编辑:边欣月责任编辑:李沁园

相关文章

文化校历

新闻分类

推荐视频

图说复旦

新闻排行

周排行 月排行

  • 联系我们
    fudan_news@163.com
    021-656422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