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闭环管理后,面对前所未有的诊疗工作量与防疫压力,肿瘤医院医护与患者抱团坚守

《文汇报》:“两个1/3”难题怎么破?医生全部上,患者愿意等

作者:唐闻佳摄影: 视频: 来源:《文汇报》2021年2月1日发布时间:2021-02-01

一则振奋的好消息:1月30日,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开展第六次闭环管理人员核酸检测,采样结果均为阴性。这是肿瘤医院徐汇院区实行闭环管理的第11天。

为做好上海这轮本土疫情防控,1月20日,肿瘤医院徐汇院区进入闭环管理。切入“闭环模式”后,医院如何有序运行?面对急需诊疗的患者,该怎么办?如何安顿好众多的医护和患者?面对前所未有的挑战,在肿瘤医院位于徐汇、浦东的两个院区里,医务人员的坚守,医患之间的温情,都在这里真实上演。

诊疗量增加1/3,人手减少1/3,怎么办?

1月27日,周三,记者的手机里弹出一条消息:“你来看看吧。”发消息的人是肿瘤医院副院长虞先濬。当天,肿瘤医院浦东院区第三次全员核酸检测阴性,距肿瘤医院徐汇院区闭环管理正好7天。记者赶到时,虞先濬穿着一件保安的棉大衣,刚结束门诊“巡逻”。自肿瘤医院徐汇院区闭环管理后,他说,守好浦东院区,就是守护肿瘤医院的“血脉”。对这名外科医生来说,这份使命感是过去这几天日益浇铸、加深的。

1月20日傍晚,徐汇院区实施了闭环管理。“我要回来,跟大家在一起。”身在院外的虞先濬给肿瘤医院院长郭小毛打电话,不料电话那头,音量比他高八倍:“你回来干吗?!浦东院区的患者怎么办?你立刻去浦东院区,必须守好浦东院区!”脑海里循环播放着院长的叮嘱,虞先濬往浦东院区赶。排摸人头、落实相关举措,该隔离隔离,该排班排班……一道道防疫举措快速落地。

第二天一早,检验科通宵核酸检测结果出来:全员阴性。来不及沉浸在喜悦中,早晨8点不到,浦东院区就迎来就诊大客流。“诊疗量增加1/3,人手减少1/3(根据防疫要求,部分医务人员在徐汇隔离中),所有医生都上了,早上连中午、中午连晚上地给患者看病。”

老党员老教授大专家的“腔调”:“病房就是我的阵地!”

尽管肿瘤医院浦东院区没有闭环管理的要求,但这里的所有工作人员仍严格落实院感管理各项要求。全员核酸检测主动筛查、健康观察、实施楼宇管理及人员信息化管理……一切保持有序运行状态,让大家暂时吃了一颗“定心丸”,但虞先濬的心依旧悬着。

“徐汇院区的病房有病人、医护兄弟姐妹、我的老师,都在隔离中。”虞先濬是肿瘤医院胰腺外科的学科带头人,他的老师是今年76岁的胰腺外科倪泉兴教授。老先生每天到医院上班,这次也跟着被“闭环”了。

事发突然,闭环管理对医院生活物资保障是一次重大挑战。比如,“闭环”当晚,睡觉就成了问题。大部分医务人员就着角角落落将就了一夜,包括一些专家。肿瘤医院“闭环”当天就提出“一人一件棉大衣、一床被、一张行军床”的目标,保障中心紧急采购物资,第二天即落实“居者有其床”。

很快,酒店渐渐有了着落,部分与医疗业务没直接关联的科研人员、医学生、第三方工作人员陆续被转运到隔离酒店,部分医务人员陆续进入通勤酒店,白天回医院管理病区患者,两点一线实现“闭环”。“倪老师,你也去通勤酒店吧。”虞先濬给老师打电话,结果被一口回绝。“我不去!病房就是我的阵地,病房里还有患者,还有这么多年轻医护。你守着浦东,我在徐汇,大家安心。”

又是音量高八度!与老师的对话正在僵持间,新消息传来:根据上海市防疫专家组研判,胰腺外科病区必须快速腾空消杀,患者转运到单间病房隔离治疗,相关医务人员进入非通勤健康观察酒店……

“就这样,老先生才被‘架’着去了宾馆。”虞先濬说,不光自己的老师,有的专家本可以选择通勤酒店,但依然选择驻守病区。

比如,乳腺外科主任邵志敏教授,就在办公室架一张小床。 “大教授,有腔调,就是不离开科室,不离开病人。”虞先濬坦言,身处这种特殊的环境,内心有些恐慌是难免的,而这群临危不乱的老党员、老教授、大专家在那时真就是年轻人的“主心骨”。

科学精准防疫,绝不让肿瘤患者治疗断档

出于防疫需要,不仅肿瘤医院徐汇院区整个院区进入闭环管理,医院内的楼宇间、楼层间也切入“闭环模式”。这时,由在院行政人员、医护人员、第三方工作人员组成的多支临时志愿者队伍撑起了医院里的转运系统,搬运物资、分发三餐……记者了解到,徐汇院区有6000多名闭环人员,这里一点不亚于一个小社区,每天24小时产生的转运工作量是巨大的。

“这些年轻人说 ‘我们不怕’‘我们在一起’,抹掉眼泪搬运物资,撑起很多体力活。”虞先濬说。疫情中,这支由年轻人组成的“战队”令人刮目相看。

当然,他没有太多感慨的时间,因为徐汇院区“闭环”后涌入浦东院区的就诊者猛增。记者跟着他走到浦东院区放疗中心,晚上7点多,灯火通明,患者一排排安静有序地坐在休息区,等候治疗。“我们会让每个患者按时有序完成治疗。”虞先濬说。

走到输液室护士休息室,食堂送来的盒饭高高摞起,护士们却来不及吃。“这两天病人太多了,我们还好,能坚持!我们带教老师不容易,三天没回家了。”一名95后护士对记者说。

肿瘤医院的输液室有一点很特殊:一袋袋普通的生理盐水,看一下处方标签——“赫赛汀”“尼妥珠单抗”……“都是抗癌药,调配方案复杂,还必须时刻关注患者的反应,一旦有不良反应,必须第一时间处理,生死攸关啊!”虞先濬很清楚护士们承受的精神压力,“这不是普通医院的输液室可以体会的。”

面对前所未有的诊疗工作量与防疫压力,过去的一周,坐不住的虞先濬每天会自己去门诊“蹲守”。“大家不要焦急”“无论多晚都给大家看完……”他不时宽慰患者。有时,他还会去“暗访”。

“肿瘤医院徐汇院区封闭了,你们怎么还跑到这里来,不怕被感染?”他这样问患者。

“得了肿瘤,不抓紧治疗肯定要死的。”虞先濬回味着病人的话,深谙这些患者驱车几十公里来这里看病的逻辑。“你跟他们说‘排队可能很长’‘非常时期,候诊需要等等’,他们跟你说‘我是来让你们救命的,我就相信你们’。”

一手抓疫情,一手抓诊疗——疫情以来,上海医疗系统始终坚持“两手抓”。这份坚持,这份科学应对,如同蓝天白云间、冬日夜色里永远亮着的“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的红色灯箱字,对广大患者而言,这就是希望。

制图:实习编辑:何叶责任编辑:

相关文章

文化校历

新闻分类

推荐视频

图说复旦

新闻排行

周排行 月排行

  • 联系我们
    fudan_news@163.com
    021-656422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