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社会实践】国交院教师赴延安开展社会实践

作者:摄影: 视频: 来源:国际文化交流学院发布时间:2019-11-11

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为引导教师更好地围绕学院中心工作,服务好国家对外合作战略,8月19日至23日,国际文化交流学院党委中心组一行9人赴延安开展了“坚定理想信念 牢记使命担当”社会实践,深入革命圣地,学习弘扬延安精神,追寻习近平总书记在梁家河七年知青岁月的足迹,进一步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实践团成员包括学院党政班子成员、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会负责人、一线辅导员等。

聆听专题报告,学习延安精神

在延安市延川县委党校的安排下,实践团聆听了许彦政教授作的“延安精神及其时代价值”专题报告。通过报告,成员们了解到,延安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延安时期抗大精神、整风精神、南泥湾精神、白求恩精神、张思德精神等革命精神的总汇、凝练和深化。延安精神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集体精神风貌,它包括四个方面: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学习研究、继承弘扬、发展创新延安精神,就是要把延安时期共产党人的党性、党风、党纪存之于心、见之于行。许教授的报告生动活泼,事例丰富,实践团获益匪浅。

惠晓峰教授作了“学习贯彻十九大精神”专题报告,帮助大家全面梳理、解读并明确了我们党“举什么旗、走什么路、以什么样的精神状态、担负什么样的历史使命、实现什么样的奋斗目标”等问题。报告结合史实和现实案例,详细阐述了十九大精神的重大意义和丰富内涵。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作为党员,只有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才能对十九大精神真学真信真悟真懂,才能在实际工作中确保知行合一,用新思想引领新征程,用新理论解决新问题,用新论断拓展新思路。

开展现场教学,追寻历史足迹

从王家坪到凤凰山、从杨家岭到枣园等革命旧址,从宝塔山到延安革命纪念馆再到抗大纪念馆,在专业讲解员的解说带领下,实践团重温了延安革命历史。数场声情并茂的现场教学,使一个个历史场景和人物鲜活呈现于学员们眼前。

在延安枣园村的西山脚下,绿树环抱的张思德纪念广场,一旁的碑上刻着书法家书写的毛泽东《为人民服务》全文。实践团在这里认真诵读了《为人民服务》这一不朽篇章,重温了1944年9月8日,毛泽东为悼念张思德而发表这篇讲话的真谛。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至今对社会发展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全面把握了我党各个时期以及习总书记“新时代”重要思想的内在联系和本质要求。“一切为了人民,为了人民的一切”,是习近平总书记的为民情怀,也是全体党员应有的情怀。

此外,实践团还来到延安市延川县文家驿镇梁家河村知青点,感受习近平总书记在梁家河的七年知青岁月,听取了关于“习近平的知青生活和群众观”的现场教学,了解了习近平总书记从15岁来梁家河到22岁离开,如何过“四关”(跳蚤关、饮食关、劳动关和思想关),从不习惯到彻底融入农村生活,从迷惘彷徨到确立坚定人生目标的成长历程。实践团成员实地参观了习近平总书记当年住过的窑洞、带领乡亲们打过的水井、修建的沼气池、磨坊、铁业社和淤地坝,被总书记与延安老百姓同甘共苦、打成一片的军民鱼水情而深深感动。

本次社会实践活动行程紧凑而充实,圆满结束。实践团成员们表示,到革命圣地延安接受党性教育和精神洗礼很有必要,有助于坚定理想信念、激发前进动力,更好地开展学院的中心工作,在服务国家对外合作战略中作出新的贡献。

制图:实习编辑:责任编辑:

相关文章

文化校历

新闻分类

推荐视频

图说复旦

新闻排行

周排行 月排行

  • 联系我们
    fudan_news@163.com
    021-65642268